美女們拍照都喜歡用雞蛋花做裝飾,尤其是在海邊。郭碧婷耳邊一枚雞蛋花,非常清新美麗。膚白貌美,大眼睛非常有神,美如仙子,即美又仙。
雞蛋花的名字又叫做蛋黃花,大季花等等。雞蛋花的小枝條肥厚而且多肉,經常聚生在枝子的頂端,花冠為筒狀。外面的顏色為乳白色,里面的顏色為鮮黃色,非常的香。花期在5到10月份,雞蛋花在夏天的時候開花,等到葉子落了之后,光禿禿的樹干彎曲自然,非常的好看。它適合種植在院子里或者是草地上面,也可以進行盆栽。它的原產地位于美洲,但是我們國家已經引進來栽培。
別名:緬梔子、蛋黃花 、大季花、印度素馨,在我國西雙版納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雞蛋花被佛教寺院定為“五樹六花”之一而被廣泛栽植,故又名“廟樹”或“塔樹”。其樹形美觀,奇形怪狀,全株莖干含有乳汁。緬梔的枝頭是鈍圓頭的,一到冬天,葉子掉光后,光禿禿的就像鹿角的模樣,因此緬梔又稱為“鹿角樹”。
雞蛋花是比較獨特的一種花,花朵美麗。那么,你知道雞蛋花有哪些繁殖的方法嗎,怎么可以繁殖出更多的雞蛋花呢?
扦插繁殖
雞蛋花的枝條能夠扦插成活,只要是通過扦插的方式。在熱帶亞熱帶的地方進行露地栽培,一年四季都能夠進行。選擇1到2年比較強壯的枝條,在分枝的基部剪取20厘米到30厘米的枝子。讓剪口那個地方流出來的白色的乳汁自然的晾干,也可以用清水洗干凈流出來的乳汁,放在陰涼的地方晾曬2到3天的時間,然后扦插到土里面。因為剛剪完的枝條帶有乳汁,扦插的話很容易遭到感染而導致腐爛。
把枝條插在陰棚里面干凈的土壤里,然后噴噴水,隔一天再進行噴水1次,保持土壤的濕潤。大約在30到35天的時候,就能生長出來根系。只要不太澇,保持土壤的濕潤,就很容易就能存活。雞蛋花對土壤的要求不是很嚴格,最好是種植在含有腐殖質很多的土壤里面,在前期的時候要適當的進行遮陰的處理,以后慢慢的適應在露地上面的生長。
在培養大規模的苗木的時候,應該選擇規格大的而且很粗壯的枝條來進行插穗。在苗期的時候,要適當的剪去側芽,為了能夠培育比較高的大苗主干。如果想要把雞蛋花培育成矮化樹或者是盆栽的時候,就不用抹去芽。
壓條繁殖
雞蛋花也可以采用壓條的方法進行繁殖。壓條繁殖主要是在生長季節里進行,不過相對于扦插,使用的還是比較少的。
播種繁殖
雞蛋花結的果不是很多,但是在露地種植的大部分的品種能夠收集到一點種子。那雞蛋花的種子播種在防雨棚里面的土壤中,適合種子發芽的溫度為18到24攝氏度,一般是隨采隨播。按照5到6厘米的距離進行播種,然后放上一層的沙土或者是椰糠。要適量的進行澆水以保持土壤的濕潤。一般在春天8到12天,夏天一般5天的左右發出來芽并且出苗,以后按照正常的管理,保持土壤的濕潤,但是苗床不能漬水。得到小苗長到10到15厘米的時候,再進行移袋。
嫁接繁殖
雞蛋花如果想要進行嫁接繁殖的話,還是比較容易操作的,因為它成活率比較高。一般嫁接最好的季節是春季和秋季,冬夏季節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在進行嫁接的時候,選擇合適的砧木和接穗進行嫁接,注意防治雨水和大風,以免影響嫁接苗的成活。
雞蛋花怎么養?
盆土選擇:盆栽雞蛋花應該由滲透性好的陶罐制成,例如底部有碎磚或硬泡沫塑料塊的塑料罐,用于通風和排水。雞蛋花的根系相對發達,生長迅速。幼苗可以種植在內徑為20厘米的中間花盆中。隨著植物長大,它們可以變成更大的花盆。
土壤要求:蛋花對土壤要求不高,適合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上種植。家庭盆栽植物可以和腐爛的葉土和菜園表土等量混合,然后加入少量沙子。出芽前,應每年春天翻一次花盆換土,以免根腐和不利生長。
澆水方法:為了給雞蛋花澆水,我們應該掌握“不澆水,不澆水,不澆水,不澆水”的原則。春秋兩季從第一季到第二季,在夏天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每天早上給土壤澆水一次,如果土壤干燥了,晚上再次澆水時,應該注意在雨季將盆中積累的水倒出,以防止根部腐爛,并在冬天保持盆略微濕潤。
合理施肥:雞蛋花喜歡施肥。當改變花盆或花盆中的土壤時,建議向培養土壤中添加20g至30g骨粉和50g至80g過磷酸鈣,主要用于補鈣。5月至10月,每10至15天施用一次弱腐熟有機肥或氮、磷、鉀復合肥,避免單獨施用氮肥,防止過度生長,冬季不施肥。
光照條件:雞蛋花是一種非常積極的花。陽光越多,它越茂盛,越芳香。放在盆上或翻盆換土后,需要遮蔽7天至10天。剩下的時間應該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在最低溫度降到10℃之前,搬進房間,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保持房間溫度在10℃到15℃,遠離電視輻射和空調的暖風。
無論是養殖還是繁殖,大家都要小心處理,因為雞蛋花的枝葉是含有毒性的,要注意不讓它的汁液與人體傷口接觸,以免造成皮膚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