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掌又叫安祖花、火鶴花等,是天南星科紅掌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花色艷麗,四季開花,觀賞價值較高,有大展宏圖、熱情奔放的寓意,很受大家的喜愛。花期較長,四季開花,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有大展宏圖的寓意。
生長習性:紅掌為多年生常綠草本花卉,性喜溫熱多濕而又排水良好的半陰的環境,怕干旱和強光暴曬,適宜生長晝溫為26-32℃,夜溫為21-32℃。所能忍受的最高溫為35℃,可忍受的低溫為14℃。
紅掌的養殖方法
1、濕度:紅掌正常生長需70%左右的空氣濕度,這在普通家庭養殖之中一般很難達到,可以用干凈的濕毛巾每天擦濕葉片數次,或給植株周圍定期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但切忌不要給花上灑水,以免影響觀賞品質。
2、水肥:正常生長情況下,每星期可見干見濕地給培養土澆水。一般掌握土表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春、秋、冬季可適量減少澆水次數和澆水量。每半個月就應隨澆水施入7-8%的專用營養液或稀釋500倍的肥水。
3、修剪:一般情況下,紅掌生長過程中,基部葉柄逐步退化,托葉變干時可及時剪除。花后花梗發黃時,亦須盡快從基部留2厘米的保護樁處剪除。
4、溫度:家庭養殖紅掌,應盡可能的保證溫度,紅掌的最適生長溫度為16-24℃,最低溫度應保證在12℃以上。普通家庭如有供暖設施,這一條件容易做到。但同時必須注意,不可將花盆置放在暖氣片之上,或距離暖氣片過近。夏季溫度超過30℃時,須將花株移到通風的位置相對靠北邊的房間,且可給植株周圍噴水降溫。
5、光照:紅掌正常生長須充足的散射光,家庭養殖一般應注意:夏季避免強光直射葉片、花朵,秋冬季節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移至窗口附近,以增加光照。還需定期轉動植株,保證其接受光照均勻,促進其冠形圓滿。
6、病蟲防治:紅掌的病害主要有細菌性枯萎病、根腐病、葉斑病等。其中細菌性枯萎病具毀滅性,是重點防治對象。該病多在葉與花上開始發生,感病癥狀為中間棕色周邊發黃的斑點,從正常到被感染過程中的組織可見水漬狀斑點。
枯萎病的傳播和造成危害的速度很快,侵染對象以葉片為主,當感染程度加大成為系統性侵害時,則殺死整個植株。目前還沒有有效藥物可用以治療細菌性枯萎病。
因而一旦發病,就必須采取堅決措施徹底銷毀病株及附近植株,并對其余植株采取極嚴格的防疫措施。紅掌的根腐病和葉斑病多為真菌感染,使用殺真菌劑可獲較好的防治效果,結合精細的水肥管理一般可使染病植株恢復健壯生長。
紅掌葉子發黃怎么辦
1、澆水過多:水澆得過多、過勤會使盆內介質長期過濕,甚至積水,致使部分須根腐爛,阻礙正常呼吸和吸收養分,引起葉片逐漸變黃脫落,這個時候只需要正常澆水就可以了。
2、施肥不均:施肥少、或久未換盆換土,土中氮素等營養缺乏導致枝葉瘦弱,葉薄而黃。另外,施肥過量也會出現新葉肥厚、凹凸不平,同時老葉干尖、焦黃脫落,應立即停止施肥,增加澆水,并去掉部分陳土,換入新的培養土,進行正常管理。
3、溫度不宜:冬季室內溫度過低,葉片會發黃,如果室溫過高,植株蒸騰過盛,根部水分養分供應不足,也會使葉片變黃,這時需要保持溫室內溫度相對穩定。
4、土壤不適:北方多數地區介質及水中含鹽堿較多,由于介質中缺乏植株所需吸收的可溶性鐵元素,葉片就會逐漸失綠變黃,可以采用草酸等處理介質及澆花用水。
5、空氣干燥:冬季室內養花空氣過分干燥時,往往會出現葉尖干枯發黃,或葉緣枯焦,或葉片發生焦斑、邊緣卷曲等現象,這時可以根據紅掌的生長特性適當增加空氣濕度。
6、遮陽過度:紅掌若長期將其放置在遮陽處或光線不足的地方,則會導致生長衰弱,葉薄而黃,不開花或很少開花,應根據紅掌的生長特性適當增加光照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