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背竹(Monstera deliciosa Liebm.)系天南星科(Araceae)龜背竹屬(Monstera)的一種多年生木質藤本攀緣性常綠灌木,別名蓬萊蕉、龜背蕉、電線蘭,生于林中,攀緣樹上。莖綠色,粗壯,周延為環狀,余光滑葉柄綠色;

葉片大,輪廓心狀卵形,厚革質,表面發亮,淡綠色,背面綠白色。佛焰苞厚革質,寬卵形,舟狀,近直立。肉穗花序近圓柱形,淡黃色。雄蕊花絲線形。雌蕊陀螺狀,黃色,稍凸起。

漿果淡黃色,柱頭周圍有青紫色斑點?;ㄆ?-9月,果于異年花期之后成熟。中國福建、廣東、云南栽培于露地,北京、湖北等地多栽于溫室。原產墨西哥,各熱帶地區多引種栽培供觀賞。

生長習性:喜溫暖潮濕環境,切忌強光暴曬和干燥,耐陰,易生長于肥沃疏松、吸水量大、保水性好的微酸性壤土,以腐葉土或泥炭土最好。光照:夏季需避開強烈的光照,但冬季應光照充足。 溫度: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5~20℃,氣溫超過30℃或低于5℃則生長停滯。

龜背竹的主要價值

1、觀賞作用:龜背竹葉形奇特,孔裂紋狀,極像龜背。莖節粗壯又似羅漢竹,深褐色氣生根,縱橫交差,形如電線。其葉常年碧綠,莖粗壯,節上有較大的新月形葉痕,生有索狀肉質氣生根,極為耐陰,是有名的室內大型盆栽觀葉植物。

2、凈化空氣:龜背竹有晚間吸收二氧化碳的功效,對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提高含氧量有很大幫助。具有優先吸附甲醛、苯、TVOC等有害氣體的特點,一顆龜背竹對甲醛的吸附量與10g椰維炭的吸附量相當。

達到凈化室內空氣的效果,是一種理想的室內植物。葉形奇特,孔裂紋狀,極像龜背。莖節粗壯又似羅漢竹,深褐色氣生根,縱橫交差,形如電線。其葉常年碧綠,極為耐陰,是有名的室內大型盆栽觀葉植物。

3、食用價值:龜背竹的花和果實有一定的食用價值。肉穗花序鮮嫩多汁,可作上等蔬菜食用,清涼爽口。花序外面的黃色苞片相當肥厚,可以生食,也可以裹面油煎后食用。漿果風味極佳,可以當作水果食用,味道同菠蘿相似,還可以制成飲料飲用,味道絕佳。

4、風水作用:龜背竹放置室內起到比較好的風水作用,但一定要注意擺放地點。將龜背竹放置在書房門口,可增加官運曾加福祿。將龜背竹放在老人臥室,可添福加壽,有益老人。

龜背竹葉片變黃的原因及救治方法

1、土壤不適:若土壤透氣性不好或長時間不換土,就有可能會引起土壤板結,影響龜背竹的呼吸作用,從而使龜背竹生長不良,葉片變黃。救治方法:家庭盆栽龜背竹,栽培土可用熟黃土2份,蜂窩煤灰1份,雞糞1份拌制的混合土。這樣既能保證龜背竹的盆栽用土的透氣性還能滿足生長所需的肥料要求。

2、澆水過多或過少:水多會引起龜背竹的爛根現象,水少會使植株缺水而生長不良,這兩種情況都會引起龜背竹的黃葉現象。救治方法:龜背竹要定期澆水,一次澆透,保持盆土表面稍干燥,空氣干燥時,向環境和龜背竹葉片上灑水。

3、光照過強或過暗:龜背竹耐陰,但是長期將龜背竹放置在蔭蔽環境下,會影響光合作用,而使葉片變黃;同時,也不能將龜背竹放置在強光下,強光照射會引起龜背竹的葉片灼傷而變黃。救治方法:龜背竹在夏季要注意遮陰,最好給龜背竹曬些散射光。

4、溫度過低:龜背竹的生長適溫20~25℃,冬季夜間溫度幼苗期不低于10℃,成熟植株短時間可耐5℃,低于5℃易發生凍害,引起龜背竹葉片變黃。救治方法:冬季需對龜背竹的根部進行適當保暖,以增強植株的抗寒能力,但不要把龜背竹直接放在暖氣片上或空調旁邊。

5、施肥過少:鐵是植物合成葉綠素所必須的原料,如果土壤或肥料中鐵元素不足,就會影響龜背竹合成葉綠素,從而引起葉片失綠變黃。救治方法:因缺鐵而引起葉片發黃,應施用礬肥水或噴施0.1—0.3%硫酸亞鐵溶液。

6、通風不良:通風不好時會引起龜背竹葉片的悶黃。救治方法:要保持室內通風良好,也可以將龜背竹白天放室內觀賞,晚上搬到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