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蘭莖粗壯,葉肉質,兩列,長約20cm,狹矩圓形,頂端為不等2圓裂,基部有關節并擴大為鞘。總狀花葶腋生,下垂,不分枝,花冠橙紅色,芳香,唇瓣3裂,有向上的距。
指甲蘭原產亞洲熱帶,印度及中國華南均有分布,世界各國廣泛栽培,為多年生附生植物,性喜溫暖濕潤、半陰環境,宜在富含腐殖質而疏松的基質生長,適生溫度15~28℃,越冬溫度一般要保持在8℃以上。
指甲蘭并非市場上的常見蘭花,但參觀蘭花展時,卻常有機會見到栽培良好、開花數多、香味濃厚的指甲蘭植株,令人留下深刻印象。指甲蘭花期7~9月。
形態特征:指甲蘭莖粗壯,多少伸長,具數枚二列的葉。葉帶狀,長20-29厘米,寬2.5-3.7厘米。總狀花序疏生數朵花,花直徑2-2.5厘米;萼片和花瓣淡白色,上部具紫紅色;側萼片寬卵形,基部完全貼生在蕊柱足上;
唇瓣3裂,側裂片鐮狀長圓形;中裂片近寬卵形,前半部紫色,后半部白色帶紫色斑點和條紋,先端凹缺,基部(距口處)具半圓形的胼胝體,邊緣具細齒;距幾乎與中裂片平行而彎曲向上,長3-4毫米;蕊柱足長達1厘米或更長;藥帽前端收狹成喙狀。
指甲蘭的生長習性:指甲蘭原產亞洲熱帶,印度及中國華南均有分布。世界各國廣泛栽培,為多年生附生植物,性喜溫暖濕潤、半陰環境,宜在富含腐殖質而疏松的基質生長,適生溫度15~28℃,越冬溫度一般要保持在8℃以上。
指甲蘭的栽培技術
育苗技術:指甲蘭多采用分株繁殖,于春季選擇生長健壯,假球莖密集的母株,挖出去掉根部泥土,用利刀將植株分成數叢,每叢需帶部分假球莖,將株從栽于細沙基質中,澆水保持基質濕潤和較高的空氣濕度,待植株長出新根時即可移栽。
栽培技術:選擇口小、盆深、底孔大的盆,用園土、細沙、腐葉土、粗粒土做盆栽基質,栽植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入土中即可,栽后澆透水,移植陰涼通風處養護,保持土壤濕潤;
生長期每半個月施一次稀薄液肥,澆水應本著"干則澆,濕則停,適當偏干"的原則。適時修剪,將病枯葉片及時剪掉,以利植株通風透氣,促使植株生長發育良好。
環境:指甲蘭是比較喜歡溫暖濕潤、半陰環境,生長適宜溫度在15~28℃,在冬季的溫度要保持在8℃以上,否則就容易被凍傷,同樣在夏季溫度高達28℃以上,就要給葉面噴水降溫。
濕度:指甲蘭生長期間喜高的空氣濕度,可每日向地面、臺架和四壁噴水數次。在北方地區栽培,冬季供暖期間往往室內空氣濕度很低,這對指甲蘭的生長十分不利,應更加注意及時噴霧加濕。
土壤:指甲蘭盆栽時,土壤需要富含腐殖質,并且疏松的土壤,還有透氣性良好,所以盆栽指甲蘭的土壤可以用樹皮塊、木炭、腐葉土混合而成的養土。
澆水:指甲蘭在生長季節,是需要保持穩定的高濕度環境,所以在指甲蘭的生長季節一定要澆水要充足,建議花友可以每隔3~5天澆一次水。另外就是在在高溫的夏季,除了給指甲蘭澆水外,還需要給指甲蘭盆栽周邊噴霧,來增加環境空氣的濕度。
施肥:指甲蘭在每年的4月到10月是生長期,在生長期間,對水肥較多的需求比較多,在這期間,花友可以每周向指甲蘭葉面或者根部噴施液肥。
換盆:隨著指甲蘭的生長,一般養過1到2年的指甲蘭,需要適時翻土和換大的花盆,這樣可以利于指甲蘭根系生長,讓指甲蘭生長旺盛,一般換盆時間可以在每年的3月進行合適。
指甲蘭的繁殖方式
分株:春秋兩季都可進行分株,一般三年分株一次。分株之前減少灌水,保持盆土較干。將植株從盆土中分離。修整植株,將老化的葉片、根莖去除,不要傷到根系。將植株進行分叢,每叢至少保存5個假球莖。
準備盆土,現在盆低鋪一層碎瓦片,上面覆蓋一層粗石子,二者占盆1/5至1/4。上面再放少量細土,表層覆蓋腐殖質的沙土。接下來準備上盆,將假球莖埋入土中,鋪上一層細石子,然后澆透水,放置陰涼處10天左右,在此期間不要澆水,等到根莖正常生長恢復正常養護。
播種:播種繁殖相對成活率較低,它的種子內只有一個發育不完全的胚,發芽力低,而且種皮不易吸收水分,常規的方法很難成活。方法如下:選用還沒有開裂的果實,先用酒精殺菌,將種子取出。
將種子用10%的氯酸鈉溶液浸泡5-10分鐘,取出后再用無菌水沖洗2~3次,然后放到培養基中培養。(ps:所謂的培養基就是菌類,只是說的很專業,其實這些材料到花店都可以買到哦!)
將培養基放在溫度25℃的陰涼地,萌發之后移到陽光下,逐漸形成原球莖。此時就可以移植啦。這個時間會比較長,一般要半年甚至一年才能看到一個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