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蘭(學名:Clivia miniata),別名劍葉石蒜、大葉石蒜,是石蒜科君子蘭屬的觀賞花卉。原產于南非南部。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長達30-50天,以冬春為主,元旦至春節前后也開花,忌強光,為半陰性植物,喜涼爽,忌高溫。

生長適溫為15-25℃,低于5℃則停止生長。喜肥厚、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和濕潤的土壤,忌干燥環境。君子蘭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中國常在溫室盆栽供觀賞。分株或種子繁殖。功效相同的尚有垂笑君子蘭(C. nobilis),各地溫室栽培,花色多樣。君子蘭的壽命達幾十年或更長。君子蘭是長春市的市花。

生長習性:君子蘭原產于非洲南部的熱帶地區,生長在樹的下面,所以它既怕炎熱又不耐寒,喜歡半陰而濕潤的環境,畏強烈的直射陽光,生長的最佳溫度在18-28℃之間,10℃以下,30℃以上,生長受抑制。君子蘭喜歡通風的環境,喜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適宜在疏松肥沃的微酸性有機質土壤內生長。君子蘭是著名的溫室花卉,適宜室內培養。

冬季管理:君子蘭原產南非,為多年生常綠草本花卉,喜溫暖涼爽氣候,怕高溫嚴寒,夏季休眠,秋冬生長,因此,加強冬管是蒔養關鍵。其要點如下:

1、施肥君子蘭冬季營養生長速度最快,需要的營養物質最多,因此,施好冬肥很重要?;ㄅ枞胧仪坝霉欠?、炒芝麻、熟大豆等或復合肥,每隔15至20天對水澆施1次,也可用動、植物殘體浸泡液澆根。要做到肥料腐熟淡施,防止濃肥傷害。

2、澆水君子蘭為肉質根,好氣怕水漬。此外,君子蘭葉片有蠟質層,冬季氣溫低,水分的蒸騰、蒸發量少。因此澆水不宜過多,只需結合施肥澆水,保持盆土濕潤即可。切不可大水浸灌,造成爛根死苗。

3、保溫君子蘭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至25℃,10℃停止生長,0℃受凍害。因此,冬季必須保溫防凍?;ㄇo抽出后,維持18℃左右為宜。溫度過高,葉片、花苔徒長細瘦,花小質差,花期短;溫度太低,花莖矮,容易夾箭早產(開花),影響品質,降低觀賞價值。

4、調光君子蘭喜散射光,忌直射強光。冬季室內養護,花盆要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特別是在開花前要有良好的光照,有利花蕾發育壯實。開花后適當降溫、避強光,保持通氣良好,有利于延長花期。

5、護葉葉肥花壯,葉綠花艷,葉短、闊、厚、綠、亮、挺是健康君子蘭的特點,是促進開花提高觀賞價值的基礎。維持強健的葉質,除提供合理的肥水外,必須保持葉面清潔,以提高光合效率。

護葉方法:一是定期洗葉,相同的清水噴灑沖洗或揩抹污染葉片上的塵埃物,保持葉面清潔;二是及時噴灑殺菌劑,防止葉斑病、葉枯病、莖腐病的發生,確保葉片青綠,花朵艷麗。君子蘭一定要用專用君子蘭土。

夾箭處理

夾箭原因:溫度太低,君子蘭抽莛溫度為20℃左右,若是溫度長期低于15℃,其花莛很難長出。營養不足,君子蘭孕蕾和開花時對磷、鉀肥的需求量較大,若是缺乏就會使君子蘭抽莛力量不足,從而出現夾箭現象。

盆土缺氧,君子蘭孕蕾期根系需氧量大,如果盆土過細或長期處于濕度較大的狀態,就會降低盆土通透性,從而出現缺氧,造成夾箭現象。恒溫蒔養,君子蘭開花需要5℃至8℃的晝夜溫差。

如果白天、黑夜都讓植株處于一個基本相同的溫度下,就會影響君子蘭的營養積累,開花期就很容易出現夾箭現象。傷根爛根,君子蘭根系受損或者爛根,就會造成營養吸收渠道受阻,影響植株抽莛開花。品種不良,有些品種的君子蘭天生夾箭。

防治措施:調整溫度,增加溫差:入冬時,君子蘭經過20天左右的低溫處理后,適時將植株置于正常的蒔養溫度下,并盡量使晝夜溫差保持在5℃至8℃。增施、磷鉀肥,保證營養:進入秋、冬季,適當增施磷、鉀肥,以促進植株成花、抽莛。

保證水分適量供應:君子蘭抽莛期間要保證盆土的含水量在30%至50%之間。藥輔并用,促莛催花:可將市場上購買的君子蘭促箭劑按說明書涂抹在花莛上或滴于盆土中;也可用人工方法將夾箭處兩側的葉片撐開,但不能損傷葉片,以減少葉片對花莛的夾力,促使花莛盡快伸出長高。

重新換土,先干后濕:重新換土需要注意的是:換土后5天內不澆水,所換土壤不能是干土,應保持30%左右的水分;5天后澆一次大水,這樣一般都能抽莛開花。

病蟲防治:君子蘭由于栽培條件不合適,常常引起病菌的侵入,發生病害,輕者影響其觀賞價值,重則導致植株死亡。因此,早期診斷出君子蘭病害的種類,及時采取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1、葉片枯萎病:發生部位為嫩葉尖端,癥狀由上向下發展,嚴重時整個葉片變黃,枯萎。這種病害是由于 根頸腐爛病又叫根腐爛病,它是由一種真菌侵害根部而引起較嚴重病害。

主要為害植株的根際(根頸)及附近地面上莖的皮層與韌皮施肥過量或澆水過多而發生的一種生理性病害。如果是肥大,就要換盆土,根下墊一層細砂,盆土宜用疏松腐葉土,酸堿度以中性為宜。如果是水大,就要控制澆水量,并將黃葉摘除,植株仍能恢復正常生長。

2、葉斑病:是葉片上發生黃色的小斑點,病斑增大,直徑可達3?5毫米左右,圓形;病斑蔓延連成一片,葉片就會枯黃。另一種是葉片上病斑大,形狀無規則,黃褐色至灰褐色,稍有輪紋,后期病斑背面出現黑色小點。

上述兩種病害,都是由于通風不良,有介殼蟲寄生,以致植株的生長衰弱。防治的方法是:用0.5%高錳酸鉀液涂抹病斑,或用50%多菌靈1000倍液進行噴霧;如若病害嚴重時,就要摘去被害葉片,進行燒毀,并在傷口處用無菌脫脂棉吸干。

3、細菌性腐爛?。?/strong>因受機械損傷或受介殼蟲的危害造成病菌侵入,為害葉鞘和葉心,應切除腐爛處,傷口用脫脂棉吸干,再用0.02%鏈霉素涂抹。

爛根處理:君子蘭在分株時,傷口沒有消毒,被細菌侵染;或在蒔養過程中澆水過多,土壤通透性不好,施肥過濃,施用了未腐熟的生肥等都是引起君子蘭爛根的常見原因。成年的大株的君子蘭,如果個別的根爛了,會表現為某片葉子干尖、葉片發黑、枯焦脫落。找出原因,加在克服,制止繼續發生爛根。

根爛得多時,葉片會大部分脫落,只剩下中心小舌葉。嚴重時植株就固定不穩了,用手輕輕一碰,搖擺晃動。此時脫盆,可見到其肉質根有的已整條全爛了,有的爛了半截。爛根只剩下一層干癟的膜質外皮,時間再長外皮也軟腐了。發現這種情況,應將泥土全部抖落,用清水把根沖洗干凈。

將爛根仔細摘除,用潔凈的剪刀將爛的部分剪掉。然后把根浸入0.1%濃度的高猛酸鉀溶液中消毒,5分鐘后提出根,用清水沖涮除去消毒液,蘸少量硫磺粉或草木灰,放在室內把表面晾干后重新上盆栽植。上盆時要淺栽,埋住莖盤即可,假鱗莖要露出土面,有利于發根。澆1次透水后,放半蔭處養護。

以后多噴霧或加塑膜罩,盡量使空氣濕度大些,少澆水。維持溫度在20℃左右,至見小舌葉生長。此時新根已發出,可轉入正常水肥管理。幼小的植株,根很少極嬌嫩,如發生爛根,很快根就會全部爛掉,葉片呈下垂狀。

出現這些情況應及時將植株脫盆,把尚未腐爛的莖盤上的殘渣清除干凈,沖洗、消毒,表面晾干后,按照扦插的方法,淺插入素沙土中。在20-25℃的環境條件下,遮蔭,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和扦插土壤的濕潤,讓其發出新根,待葉片恢復生機,及時用腐葉土重新上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