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背桂即為紅背桂花,它為大戟科常綠小灌木,因其葉背為紅色得名。是一種實用價值較高的觀葉、觀花植物,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及以南地區,常用為盆栽,置于窗臺、陽臺或庭園,也可入藥。

形態特征:常綠灌木,高達1米許;枝無毛,具多數皮孔。葉對生,稀兼有互生或近3片輪生,紙質,葉片狹橢圓形或長圓形,長6-14厘米,寬1.2-4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漸狹,邊緣有疏細齒。

齒間距3-10毫米,兩面均無毛,腹面綠色,背面紫紅或血紅色;中脈于兩面均凸起,側脈8-12對,弧曲上升,離緣彎拱連接,網脈不明顯;葉柄長3-10毫米,無腺體;托葉卵形,頂端尖,長約1毫米。

花單性,雌雄異株,聚集成腋生或稀兼有頂生的總狀花序,雄花序長1-2厘米,雌花序由3-5朵花組成,略短于雄花序。雄花:花梗長約1.5毫米;苞片闊卵形,長和寬近相等,約1.7毫米,頂端凸尖而具細齒,基部于腹面兩側各具1腺體,每一苞片僅有1朵花;

小苞片2,線形,長約1.5毫米,頂端尖,上部具撕裂狀細齒,基部兩側亦各具1腺體;萼片3,披針形,長約1.2毫米,頂端有細齒;雄蕊長伸出于萼片之外,花藥圓形,略短于花絲。雌花:花梗粗壯,長1.5-2毫米,苞片和小苞片與雄花的相同;

萼片3,基部稍連合,卵形,長1.8毫米,寬近1.2毫米;子房球形,無毛,花柱3,分離或基部多少合生,長約2.2毫米。蒴果球形,直徑約8毫米,基部截平,頂端凹陷;種子近球形,直徑約2. 5毫米。花期幾乎全年。

生長習性:不耐干旱,不甚耐寒,生長適溫15-25℃,冬季溫度不低于5℃。 耐半陰,忌陽光曝曬,夏季放在庇蔭處,可保持葉色濃綠。要求肥沃、排水好的微酸性沙壤土。不耐鹽堿,怕澇。

紅背桂的繁殖方式:因紅背桂種苗需求量大,所以廣泛采用扦插快速育苗方法。

扦插時間:最佳時間為春芽尚未萌動前,此期間的枝條內含激素豐富,營養物質積累多,插后溫度回升,插穗很快產生愈合組織。如錯過時機,則可在春梢停止生長后,花芽和秋梢尚未萌動前的7月下旬至8月中旬扦插,但必須選用當年春季萌發生長的嫩枝作為插穗,才能達到理想的成活率。

插床準備:扦插時,選向陽地方,挖一個長12米、寬1.2米、深0.7米的平底長方形坑,底部填寫層厚度為40厘米的蓄糞,或其他生熱物質,上面再鋪一層15—20厘米的蛭石、珍珠巖,作為苗床扦插基質。

扦插后,搭一個高為50厘米的塑料小拱棚和高度為1米的涼棚。苗床做好后,用0.5%的高錳酸鉀水溶液,嚴格進行土壤消毒,防止發生幼苗立枯病和腐爛病。

扦插操作:扦插時選健壯無病蟲害的頭年生秋梢作為插穗,剪成長8—10厘米,保留頂端2—3片葉,然后用0.05%-0.1%的萘乙酸水溶液,浸泡插穗基部2厘米處約5秒鐘,隨剪、隨浸、隨插。

插時按10×10厘米株行距,先用木(竹)棍扎一小洞,插入插穗,覆基質后輕壓實,用細孔噴壺澆透水,然后蓋上薄膜和草簾涼棚。秋季扦插方法與春季相同,但應特別控制好溫度,以免溫度過高影響成活。

紅背桂的插后管理

溫度:嚴格控制苗床基質的溫度在26℃—28℃,空氣溫度控制在23℃—25℃,注意氣溫不能高于地溫,否則插穗會發芽后生根,甚至不生根,造成假活現象,以至枯萎死亡。

光照:扦插7—10天后,涼棚透光度達到30%左右,使插穗能接受稀薄散射光,以利于葉片進行光合作用,促進插穗基部產生愈合組織而開始生根。當插穗80%左右生根,根長2—3厘米時,即揭去薄膜,上午11時前及下午5時以后揭去草簾,促進幼苗健壯生長。

水肥:扦插后,每天至少要進行二三次噴霧,每隔二三天進行通風換氣,保持基質濕潤,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90%左右。同時,在插穗生根后,用0.2%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進行葉面噴肥,每星期一次,促進苗木生長。

播種法:4~5月份紅背桂果實成熟,當果皮由綠色變為紫黑色時即可采收。桂花種子有后熟作用,至少要有半年的砂藏時間,采收后灑水堆漚,清除果肉,置陰涼處使種子自然風干。

砂貯藏,砂藏后可秋播或春播。砂藏期間要經常檢查,防止種子霉爛或遭鼠害。播種繁殖一般采用條播的方法。播種前要整好地,施足基肥,亦可播于室內苗床。

播種時將種臍側放,以免胚根和幼莖彎曲,將來影響幼苗生長。播后覆蓋一層細上,然后蓋上草占,遮蔭保濕,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當年即可出苗。每畝用種量約20千克,可產苗木3萬株左右。小苗于苗床生長2年后,第3年可移植栽培。實生苗開花較晚,定植8~10年后方能現花。

嫁接法:紅背桂嫁接砧木多用女貞、小葉女貞、小蠟、水蠟、白蠟和流蘇(別名油公子、牛筋子)等。大量繁殖苗木時,北方多用小葉女貞,在春季發芽之前,自地面以上5厘米處剪斷砧木;

剪取桂花1~2年生粗壯枝條長10~12厘米,基部一側削成長2~3厘米的削面,對側削成一個45度的小斜面;在砧木一側約1/3處縱切一刀,深約2~3厘米;將接穗插入切口內,使形成層對齊,用塑料袋綁緊,然后埋土培養。

用小葉女貞作砧木成活率高,嫁接苗生長快,壽命短,易形成“上粗下細”的“小腳”現象。用水蠟作砧木,生長慢,但壽命較長。盆栽紅背桂多行靠接。用流蘇作砧木,靠接宜在生長季節進行,不宜在雨季或伏天靠接。

靠接時選二者枝條粗細相近的接穗和砧木,在接穗適當部位削成梭形切口,深達木質部,長約3~4厘米,在砧木同等高度削成與接穗大小一致的切口,然后將兩切口靠在一起,使二者形成層密結,用塑料條扎緊,愈合后,剪斷接口上面的砧木和下面的接穗。嫁接苗的根系因砧木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