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學名:Ginkgo biloba L.),為銀杏科、銀杏屬落葉喬木。銀杏為落葉大喬木,胸徑可達4米,幼樹樹皮滑,淺灰色,大樹之皮灰褐色,不規則縱裂,粗糙;有長枝與生長緩慢的距狀短枝。
幼年及壯年樹冠圓錐形,老則廣卵形;枝近輪生,斜上伸展(雌株的大枝常較雄株開展)。葉互生,在長枝上輻射狀散生,有細長的葉柄,扇形,兩面淡綠色,無毛。在長枝上散生,在短枝上簇生。
它的葉脈形式為“二歧狀分叉葉脈”。在長枝上常2裂,基部寬楔形。球花雌雄異株,單性,生于短枝頂端的鱗片狀葉的腋內,呈簇生狀。4月開花,10月成熟,種子具長梗,下垂,常為橢圓形、長倒卵形、卵圓形或近圓球形。外種皮肉質,被白粉,外種皮肉質,熟時黃色或橙黃色。
銀杏樹的種子俗稱白果,因此銀杏又名白果樹。銀杏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稱作“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是樹中的老壽星,具有觀賞、經濟、藥用等價值。
生長習性:銀杏為喜光樹種,深根性,對氣候、土壤的適應性較寬,能在高溫多雨及雨量稀少、冬季寒冷的地區生長,但生長緩慢或不良;能生于酸性土壤(pH值4.5)、石灰性土壤(pH值8)及中性土壤上,但不耐鹽堿土及過濕的土壤。
以生于海拔1000(云南1500-2000)米以下,氣候溫暖濕潤,年降水量700-1500毫米,土層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地區生長最好的地區和平共處在土壤瘠薄干燥、多石山坡過度潮濕的地方均不晚成活或生長不良。
銀杏的養殖方法
選地:銀杏壽命長,一次栽植長期受益,因此土地選擇非常重要。銀杏屬喜光樹種,應選擇坡度不大的陽坡為造林地。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但以上層厚、土壤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為好。
溫度:銀杏樹的溫度要求是高溫潮濕,水分和溫度都是銀杏樹生長的重要部分。溫度最好是較為溫暖的控制在20度以上,夏季高于32或者冬季低于15度,銀杏樹都會進入休眠階段。
澆水:銀杏樹的澆水量比較大,銀杏樹喜歡濕潤環境,所以土壤始終保持濕潤對銀杏樹來說是很重要的。其次就是每隔3天左右就要對銀杏樹進行澆水,在炎熱的季節或者高溫環境下,每天澆水兩次以及必要的噴水操作都是不能少的。冬季可以將澆水間隔時間延長到大概半個月進行一次。
光照:銀杏樹喜愛陽光,在充足光照下葉片會顏色油綠,如果遮陰環境放置過久葉片會褪色。夏季的時候要避免正午的時候暴曬在陽光下,以免灼傷葉片。在冬季或者日照較少的地區,不妨選擇用輔助燈或者燈泡的方式來增加光照力度。
銀杏的種植技術
1、種植銀杏的選苗管理:銀杏樹的生長周期是很長的,銀杏樹的生長速度也是非常慢的,銀杏樹比一般樹的生長周期還長,我們在選擇銀杏樹苗的時候一定要非常的小心,否則就會出現銀杏樹還沒有開花結果就會出現死亡的情況。
或者是在剛開始種植的時候銀杏樹苗的存活率降低,所以我們要選擇比較粗壯、樹干比較直、樹苗的根系發達還要是紅色的苗木,這樣才是優質的樹苗,存活率也是非常的高。
2、種植銀杏的栽種管理:我們要在栽種之前將地整好,每行之間的距離要在3-4米,每株的距離要在2-3米左右的地方進行挖洞,洞坑的距離要在60cm深,寬為60cm,然后再在土地上撒足底肥。
再在上面蓋上一層厚度5cm左右的細土,然后將銀杏樹苗放進坑中用土填好,再澆一遍水,讓土壤有一定的濕潤度,這樣栽種的銀杏樹苗的成活率才會更高,而且生長的速度也會更快。
3、種植銀杏的光照管理:銀杏它是一種喜光的植物,在它的生長過程中最好是有充足的光照,那么我們就需要在向陽的地區進行種植為宜,而且最好是通風性也較強,這樣銀杏樹能夠充分的進行光合作用。
從而生長的更加健壯并且配合光合作用可以加快它的生長速度,最后就是它不能長期在陰涼的環境中生長,會使它的生長速度更加的緩慢,并且植株會變得越來越脆弱,死亡率會大幅度提升。
4、種植銀杏的肥水管理:銀杏樹施肥主要是使用有機肥以及農家肥,一年大概是兩次追肥,施肥的時候要注意通常是使用環狀施肥或者是打洞施肥,這樣有利于銀杏樹對養分的吸收,而且養分也不易被耗盡。
在銀杏樹的生長過程中,它需要有充足的水分,所以需要經常進行澆水,這也是它和其他很多苗木的一個很大的區別,通常是三到四天澆一次水最好。
5、種植銀杏的防病管理:病害一直都是讓種植戶非常頭疼的一件事,我們要在種植銀杏的過程中頻繁的觀察銀杏樹的情況,如果發現病害就要及時的去處理,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產量就會導致銀杏樹在豐收的時候減產,而且在嚴重的話就會造成絕產,所以一旦發現病害就要及時的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