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蓮燈花開出的花如同寶蓮燈一樣一朵朵的墜在花葉的四周,花瓣成粉色,花心還有許多的櫻桃紅的花,花朵層次分明,有種寶塔的感覺,整個花朵自然下垂。寶蓮燈花葉子寬大,葉子四季常青,花瓣四季常開是這種花最讓人喜歡的地方。

寶蓮燈花在大概有300多個品種。形態大小都各不相同。但是就常見的一般寶蓮燈花來講,在熱帶地區寶蓮燈花可以長到1.5米。而作為室內的家養植物,一般就50厘米左右高。

花朵向下,穗狀下垂,花朵花瓣呈粉紅色。寶蓮燈花的株形很優美,就像一個嬌羞的女孩子頷著頭。它也是在野牡丹科當中最漂亮、最惹人喜愛的花。這種植物非常適合擺在寬敞的地方。

寶蓮燈花的栽培技術

1.花盆和基質準備:采用高10~12厘米,口徑6~8厘米花盆,底部網狀。以利于插穗透氣、透水和生根。基質按照草炭:珍珠巖:蛭石=1:1:1的比例混合后用人工填充。將填充好基質的花盆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澆透水,用地膜覆蓋花盆消毒3天,待用。

2.插穗選擇、處理和扦插

(1)插穗選擇:挑選花色艷麗、葉片平整的健壯植株作為母株,在采插穗前2個月,用99.,9%多效唑1000倍液灌根或液面噴施,每15天處理一次,以提高枝條木質化程度,縮小葉面積。

進而提高空間扦插利用率和插穗成活率,為提高花卉質量和材料的利用率.插穗也可結合換盆和整形進行。在保證溫度23~25℃。相對濕度75%的環境下,選擇生長旺盛,芽體飽滿枝條,進行采條。

(2)插穗剪截:將插穗剪切,保留兩片對生葉片,防止破損,將枝條基部用鋒利的刀具削平,不留毛刺,切口齊平,刀具一穗一消毒(可用75%酒精,消毒后用棉花擦干刀具表面),以降低切口污染率,提高插穗質量。

保證芽體飽滿,利于發芽生長;保證葉片不受損傷,利于光合作用,為生根提供必要的光和產物。插條長度以10厘米為宜,利于花盆扦插,以半木質程度枝條為宜,生根率會更高,插穗基部粘上草木灰,可起抗菌作用,也可防止插穗的褐化缺點。

(3)插穗處理:用生長激素處理插條可明顯提高育苗成活率。常用的藥劑有奈乙酸、ABT1號生根粉和星隆達生根粉。選用集裝箱平底容器,將配好藥液注入其中深約2厘米。

然后將剪好的插條下端浸入其中,并將液面調整到3厘米,浸泡12~24小時,浸至插穗基部截面可充分吸水為宜。浸泡時應將插穗一律順放齊葉片按對生方向排行,基部向下,上蓋無紡布,防太陽曝曬,隨取隨插。

(4)扦插:將處理好的插條插入花盆基質中,以插條長度的60%~70%深度為宜,上留兩個葉片以對生方向排行,整齊排列,以利于管理和節約空間為好。扦插時應將插條按粗細分區扦插入穴盤,便于管理和提高苗木的整齊度。插好后用噴霧裝置噴水,以增加濕度促使插條和基質結合。

3.育苗管理:在溫室,將溫度控制在20~25℃。相對濕度75%~85%為宜。每3天噴一次1000倍70%甲托可濕性粉劑,以防菌類滋生,白天間歇噴霧,保持基質濕潤,葉面有水薄膜,以降低葉片蒸騰強度,防止萎蔫,利于葉片為生根提供必要的光和產物。

培養約20天后,基部便產生白色愈傷組織,此時應及時將有萎蔫的插穗連同花盆、基質及時清除,因為這些插穗基部大多受菌類感染。30天后插穗基部可產生35條粗短根,上部葉片葉柄處的芽也會伴隨萌動。

45天后,芽開始向上抽莖,根基本生齊并開始向花盆底部扎根生長。此時可適當每半月可隨水施1克/千克尿素澆透一次,以利于小苗生長。長至80天左右,等第1對新葉產生,小苗根部能將基質完全包裹時,即為合格苗,成活率可達85%左右。此時及時出苗,將小苗移人大花盆進行栽培。

催花:根據上市的時間,一般選擇在上市前三個月進行低溫催花處理。一般選擇在10月份左右催花,春節上市。這個時間催花溫度低,降溫費用低,生產成本低,比較經濟。

選擇冠徑基本大小一致,造型好看的植株作為上市對象,集中擺放在低溫處理的智能溫室培養床,將溫度控制在16~18℃催花較為妥當,并每半月配合葉片噴施一次50ppm赤霉素。

利于提高催花品質。處理約40天花蕾出現,約60天等三層花蕾基本出齊時即可不再低溫處理,轉人正常環境進行培養,利于花的生長,等花開放1/3時即可按排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