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香薊的養殖方法

1、培育壯苗:霍香薊種子細小,播種要求細致作業。一般情況,2月初在溫室內播種,也可于4月初露地播種。培養土應以農肥、園田土各半,摻入少量的腐葉土,混合均勻后過篩。少量育苗可用花盆(大量育苗可以作床),將培養土裝入盆內,壓實后澆透水,待水滲下后,將種子均勻撒播濕土上。覆土不可過厚,以能蓋嚴種子即可。

盆土保持濕潤。約10天左右可出苗。幼苗呈2對真葉時分苗,用小塑料營養缽,每缽栽1株。霍香薊種子小,小苗生長緩慢。為了早成型早開花,可采用扦插育苗。扦插育苗要準備大母株,冬天放溫室內,早春采取健壯枝條,保留2—4片真葉,不留生長點。

枝條長度為5—6厘米,剪口應在節下,隨剪隨插。扦插深度為插條長的1/3—1/2。高溫季節,扦插后放陰涼處,防止高溫和日曬。10天左右生根,可以分苗。扦插育苗除冬天低溫外,其他生長季節均可進行,易成活。

2、定植及管理:霍香薊幼苗出現2—4個分枝時進行定植盆栽。4寸花盆栽1株,盆土以農肥、園田土和細砂各1/3,混合后過篩。小苗栽完后,盆土應壓實,澆足水,放陰涼處,7—10天后移至陽光處。這時基本緩苗,開始正常生長。

注意水肥管理,盆土表層發白見干時澆水,每次澆水要足,不能澆半截水。進入高溫季節,植株生長旺季,每天澆2次水。每10—15天澆1次稀餅肥水,并適當增施磷、鉀肥。這樣可使植株矮化,花多色艷,提高觀賞價值。

3、植株修剪:霍香薊花期長,要保持株型矮、緊湊,多花美觀,必須進行多次摘心,一般要摘心打尖3—4次。要形成圓整的株型,各分枝頂端都能形成花蕾,同期開花,使其枝葉繁茂,花多色艷,美麗壯觀。

第一批花開過后,要及時整枝修剪,一般老枝保留5—6厘米高,上部剪掉,同時疏剪過密枝條。然后要保證充足水分和肥料,促其萌發新枝,才能葉綠花鮮。

4、冬季管理:霍香薊不耐寒,在霜凍來臨前要移入室內,放陽光充足地方,夜間溫度應在5℃以上,白天溫度10℃—15℃便能正常生長開花。每隔3—5天澆1次水,每半月澆1次稀餅肥水。

霍香薊的繁殖方式:霍香薊喜溫暖,陽光充足的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不耐寒,在酷熱下生長不良。分枝力強,耐修剪。播種繁殖,對優良品種可扦插繁殖。常以播種和扦插繁殖。播種,4月春播。播后2周發芽。扦插,5-6月間剪取頂端嫩枝作插條,插后15天左右生根,成活率高。種子有自播繁衍能力。

播種苗3-4厘米高時移栽1次,7-8厘米高時定植或盆栽。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6-7片葉進行摘心,促使多分枝。開花期增施磷肥1-2次。花謝后重剪1次,萌發新枝后將繼續開花不斷。

藿香薊播種繁殖,早春3至4月間室內溫床育苗,4月中旬露地定植。對一些優良品種,可以進行扦插育苗,或應用組織培養快速育苗。藿香薊適應性強,不擇土壤,在沙壤土、田園土、微酸或微堿性土中均能生長良好。

在陽光充足條件下,花朵密集,花色艷麗;在蔭蔽環境中,莖葉鮮綠色,覆蓋地面效果好。藿香薊耐修剪,花后可以隨時修剪,使之形成新的花朵。生長期要求適量施追肥,可用復合化肥或雞糞干,切記施肥后立刻灌水,否則易燒傷葉面或植株根系。

藿香薊早春用60天左右可育出9對左右的葉片,并長出許多大蕾的秧苗,育苗時每平方米苗床播種子1.5克左右。因種子很小,為了播種均勻,用30~50倍左右的細沙或細土與種子混勻后播種,種子上面覆蓋細土0.3厘米左右。控制地溫22~25℃,播干種子5天出苗。

霍香薊的病害防治:藿香薊常有根腐病、銹病和夜蛾、粉虱危害。根腐病用10%抗菌劑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噴灑,銹病用50%萎銹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灑。

霍香薊的作用用途

健康作用:1、霍香薊花色刺激感官,對人的心理產生作用。不同的霍香薊花色作用也不同。2、霍香薊花香刺激味覺,對健康非常有益。3、霍香薊花卉芳香油可抗菌,增強人體免疫能力。據生理學家研究,霍香薊花香中所含的“外激素”與人的“性激素”有異曲同能力。4、霍香薊花卉可以凈化空氣。研究發現霍香薊花卉具有吸毒殺毒,防止空氣污染的作用。

應用價值:霍香薊株叢繁茂,花色淡雅、常用來配置花壇和地被,也可用于小庭院、路邊、巖石旁點綴。矮生種可盆栽觀賞,高桿種用于切花插瓶或制作花籃。

供花壇,盆栽,地被,花境,綴花草坪等以及覆蓋地面材料。在非洲、美洲居民中,用該植物全草作清熱解毒用和消炎止血用。在南美洲,當地居民對用該植物全草治婦女非子宮性陰道出血,有極高評價。

園林用途:霍香薊可用于布置花壇、花鏡,還可作地被植物。高生種可以作切花、盆花等。又可在花叢、花群或小徑沿邊種植,還能點綴巖石園,修剪后能迅速開花。

霍香薊株叢繁茂,花色淡雅、常用來配置花壇和地被,也可用于小庭院、路邊、巖石旁點綴。矮生種可盆栽觀賞,高桿種用于切花插瓶或制作花籃。 供花壇,盆栽,地被,花境,綴花草坪等以及覆蓋地面材料。

霍香薊結實率高,繁殖速度快。藿香薊主要有藍色、白色和堇紫色3種色系,植株可長到20~25厘米高。最好是用作盆栽及庭院中的鑲邊植物,或點綴巖石園,或作室內觀賞。若大面積應用于花壇,作基調色配置,也有獨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