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英(學名:Cosmos bipinnata Cav.)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紡錘狀,多須根,或近莖基部有不定根。莖無毛或稍被柔毛。葉二次羽狀深裂,裂片線形或絲狀線形。頭狀花序單生,徑3-6厘米。
總苞片外層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近革質,淡綠色,具深紫色條紋。舌狀花紫紅色,粉紅色或白色;舌片橢圓狀倒卵形,長2-3厘米,寬1.2-1.8厘米,有3-5鈍齒;管狀花黃色,長6-8毫米,管部短,上部圓柱形,有披針狀裂片。
瘦果黑紫色,無毛,上端具長喙,有2-3尖刺。花期6-8月,果期9-10月。秋英為著名的觀賞植物原產美洲墨西哥,中國栽培甚廣,在路旁、田埂、溪岸也常自生。云南、四川西部有大面積歸化,海拔可達2700米。
秋英的栽培技術
移植:幼苗具4片-5片真葉時移植,并摘心,也可直播后間苗。如栽植地施以基肥,則生長期不需再施肥,土壤若過肥,枝葉易徒長,開花減少。7月-8月高溫期間開花者不易結子。波斯菊為短日照植物,春播苗往往枝葉茂盛開花較少,夏播苗植株矮小、整齊、開花不斷。
光照:波斯菊性強健,喜陽光,耐干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不能積水。若將其栽植在肥沃的土壤中,易引起枝葉徒長,影響開花質量。
施肥:苗高5厘米即行移植,葉7枚-8枚時定植,也可直播后間苗。如栽植地施以基肥,則生長期不需再施肥,土壤若過肥,枝葉易徒長,開花減少?;蛘咴谏L期間每隔10天施5倍水的腐熟尿液一次;天旱時澆2次-3次水,即能生長、開花良好。7月-8月高溫期間開花者不易結子。種子成熟后易脫落,應于清晨采種。
摘心:波斯菊為短日照植物,春播苗往往葉茂花少,夏播苗植株矮小、整齊、開花不斷。其生長迅速,可以多次摘心,以增加分枝。波斯菊植株高大,在迎風處栽植應設置支柱以防倒伏及折損。
一般多育成矮棵植株,即在小苗高20厘米-30厘米時去頂,以后對新生頂芽再連續數次摘除,植株即可矮化;同時也增多了花數。栽植圃地宜稍施基肥。采種宜于瘦果稍變黑色時摘采,以免成熟后散落。
采種:該種幼苗期需經短日照處理才能正常開花,應掌握適宜的播種時間;宜露地直播,亦可育苗;播種覆土約1厘米,約5天-10天出苗;幼苗具4片-5片真葉時移植。 7月-8月高溫期間開花者不易結子;種子成熟后易脫落,應于清晨采種。
管理:對肥水要求不嚴,在生長期間每隔10天施5倍水的腐熟尿液一次。高中型品種花前需設支柱,以防風災倒伏;其生長迅速,可以多次摘心,以增加分枝。炎熱時易發生紅蜘蛛危害,宜及早防治。如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種,經50天-60天即可開花,植株矮小而整齊,作國慶節使用。
防止倒伏:想培育成株矮、不會倒伏的大波斯菊,應采取以下對策:波斯菊株形相對較高而稀疏瀟灑、花大而美麗,然而往往因此而出現倒伏,大煞風景。對波斯菊的倒伏,可采取以下措施來防止:7月-8月份進行播種。
在此期間播種的波斯菊10月份就能開花,并且植株矮而整齊。摘心。在波斯菊的生長期需進行多次摘心,一方面可以使整個植株矮化,另一方面還可以促使萌發分枝增加花朵數。少施肥澆水。過多的肥水容易引起植株的徒長而產生倒伏,并且開花稀少。
切花采收:收獲部位為波斯菊的帶梗花序。當花蕾半開至盛開時即可采收,操作最好在清晨氣溫較低時進行。產品應立刻插放在水桶中,盡快預冷處理。
分級:所采收的花材應該在具品種典型特征、無破損污染、視覺效果良好之前提下進行分級:一級切花的長度為60厘米左右;二級切花的長度為50厘米左右;三級切花的長度為40厘米左右。相同等級的切花長度之差,不宜超過標準的±2厘米。
包裝:將相同等級、品種的波斯菊帶?;ㄐ?0支一束捆綁固定,分別碼入標有品名、具透氣孔的襯膜瓦棱紙箱中。
保鮮管理:波斯菊的切花不耐儲運,為臨時性切花。通?,F采現用,不做長期貯藏,在采收后應該盡快使用。
存放期限:按照上述方法處理,波斯菊的帶梗花序通常能夠存放1-2天而不致影響裝飾效果。
秋英的繁殖方式
播種:秋英用種子繁殖。中國北方一般4月-6月播種,6月-8月陸續開花,8月-9月氣候炎熱,多陰雨,開花較少。秋涼后又繼續開花直到霜降。如在7月-8月播種,則10月份就能開花,且株矮而整齊。
秋英的種子有自播能力,一經栽種,以后就會生出大量自播苗;若稍加保護,便可照常開花。可于4月中旬露地床播,如溫度適宜約6天-7天小苗即可出土。3月下旬4月上旬,將種子播于露地苗床。
地溫在較低的15℃時也可發芽,但是如果很早就播種的話,就會長成高度2m的巨株,會因臺風或植物的重量而容易倒伏。也有播種之后過50天-70天就開花的早開品種,所以要分早開和秋開來播種。
扦插:扦插繁殖,在5月進行,可選取粗壯的頂枝,剪取8厘米至10 厘米長的一段作插條,以3株至5株為一叢插于花盆內,盆宜埋在土中,露出地面4厘米至5厘米,進行澆水遮陰,半個月后即生根。生根后每 15天施薄肥液1次,長到15厘米時再摘去頂芽,促使多分枝。若肥水控制得當,45天左右便可見花。
秋英在生長期間也可行扦插繁殖,于節下剪取15厘米左右的健壯枝梢,插于砂壤土內,適當遮蔭及保持濕度,6天-7天即可生根。中南部地區4月春播,發芽迅速,播后7天-10天發芽。也可用嫩枝扦插繁殖,插后15天-18天生根。
秋英的病害防治:秋英主要的病蟲害常有葉斑病、白粉病危害。炎熱時易發生紅蜘蛛危害,宜及早防治。
白粉病:癥狀發病部位為葉片、嫩莖、花芽及花蕾等,明顯特征是在病部長有灰白色粉狀霉層(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菌絲體)。被害植株生長發育受阻,葉片扭曲,不能開花或花變畸形。
病害嚴重時,葉片干枯,植株死亡。屬子囊菌亞門。菌絲體生于葉的兩面,分生孢子柱形,子囊果聚生至近聚生,暗褐色,扁球形,附屬絲不分枝或不規則分枝,彎曲。
子囊長或短卵形,子囊孢子卵圓形或橢圓形。病菌的無性階段為白粉孢(Oidiumery siphoides Fr.)。病菌以菌絲體在寄主的病芽、病枝上越冬,次年產生大量分生孢子,萌發后侵入寄主吸收營養。
防治方法:適當增施磷肥和鉀肥,注意通風、透光;將重病株或重病部位及時剪除,深埋或燒毀,以杜絕菌源;必要時,在發病初期噴灑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