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杉是常綠樹種。株高9—15米,冠幅3—6米。樹形為柱狀至金字塔狀,結構緊湊。樹形美觀,為不多見的藍色葉樹種,可孤植或叢植于庭院、廣場、草坪綠地、建筑物前等,作為歐美傳統的彩葉觀賞樹種,也可作盆栽于室內觀賞。
形態特征:藍杉定植后每年可生長30厘米,但移植后的幾年生長會慢一些。新發的小葉柔軟簇生,之后變成或尖或鈍的硬針。葉片不足5厘米長,藍色或藍綠色。花綠色、橘黃色或紫色,春季開花。當年生小枝為棕褐色。
生態習性:藍杉喜歡較為涼爽的氣候,濕潤、肥沃和微酸性土壤生長良好,要求光照充足。稍耐貧瘠,耐旱和耐鹽能力中等,忌高熱和污染,耐寒能力較強,可耐-6℃的低溫。
藍杉的栽培技術
苗期管理:藍杉在小苗期間容易發生猝倒病以及立枯病,在得病之前就需要定期的噴藥進行預防。而一旦發現得病,可以使用相關的農藥對苗進行噴藥處理,同時將病苗拔掉來控制病情的蔓延。藍杉比較耐旱,但是苗木移植時要適當的澆水,否則苗木會因為干旱而死亡。
整地作床:在露地苗圃或溫室內均可播種,播種前需做育苗床。一般床寬1-1.1m,高15-20cm,長度不限,床上選用配置好的育苗土,可按園土:腐殖土:細河沙=5:4:1的比例進行、播種前用五代合劑或菌蟲全殺進行土壤消毒。
種子處理:露地播種可以在當地春季最后一次霜降結束后進行,恒溫室播種應避開伏天。播種前將種子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小時,然后用清水沖洗2次,撈出控去多余的水分,放在潮濕的紗布上,置于20-25度下催芽。一般3-4天即可看到種子出現咧嘴,部分種子出現小芽。種子咧嘴數達80%左右時,即可進行播種。經過催芽處理后的種子出苗整齊。
播種:播種前苗床結合土壤消毒,澆透底水,稍干后進行播種。一般采用條播、行距10cn,開溝宜淺。因種子較小,不可以深播,否則出苗率低,易患猝倒病。1m長的播種溝內,播種50-60粒。過少則拱土能力弱,出苗不齊,易患猝倒病。播后覆蓋一層薄土或蛭石,厚度不能超過0.5cm,稍用木板按壓即可。
播種后管理:播種后如果外界氣溫過低,最好在苗床上覆蓋塑料薄膜,以利保濕、保溫。通常5-7天發芽出土。出土后5-7周是育苗管理的關鍵,重點在防止猝倒病的發生,藍杉幼苗發病率較高要高于云杉類。
此外,幼苗剛出土后,要稍遮陽,防止日光灼傷。如果在溫室內,則要多通風,降低溫度,減少病害的發生幾率。注意控制水分,不要使苗床總是處于潮濕狀態。出現病害后要及時清除。蟲害主要是螨蟲,可用稍殺螨劑進行防治。
藍杉的病害防治:藍杉在小苗期間容易發生猝倒病以及立枯病,在得病之前就需要定期的噴藥進行預防。而一旦發現得病,可以使用相關的農藥對苗進行噴藥處理,同時將病苗拔掉來控制病情的蔓延。藍杉比較耐旱,但是苗木移植時要適當的澆水,否則苗木會因為干旱而死亡。
園林用途:克羅拉多藍杉因其色彩特異,作為珍稀藍色彩葉樹,在松科中獨具一格,可用于園林造景,可孤植或叢植用來點綴或調節園林景觀色彩,或栽培于公路兩側,是歐美傳統的彩葉觀賞樹種,具很高的園藝觀賞價值和經濟種植價值。
克羅拉多藍杉在中國當作園林綠化、城市美化樹種剛剛熱起來,特別在中國東北三省等一些寒冷地區,冬季能保留觀葉的彩葉樹種幾乎沒有,為了美化城市,栽培種植克羅拉多藍杉成了首選,是未來5-10年替代普通常青樹的首選樹種。
發展前景:科羅拉多藍杉在國外園林中受到普遍歡迎的原因不僅僅在于它藍色的外觀,還由于其種植方法及其簡單而且病蟲害少,移栽成活率非常高,幾乎接近于百分之百。
唯一的缺點就是生長速度慢,所以相比其他進口彩葉樹,它的推廣受到了限制,但它確實也是一個優秀的外來樹種,是未來三到五年替代雪松、云杉、龍柏等傳統長青樹的優秀樹種,有著巨大的市場前景。
科羅拉多藍杉在國外有很多栽培變種,常見的如灰葉、藍冰(藍霧)、藍寶寶、藍精靈、藍珍珠、品藍、克斯特、胡普斯、圓球等。藍葉變種也可用種子繁殖,在美國按種源產地分為多個,如采集自新墨西哥州,猶他州,科羅拉多州等地森林公園。
各個種源在耐寒性、松針分布密集程度、藍色植株比例及葉子顏色、生長速度等性狀表現上均有差異,當然,不同種源種子價格也有很大差異。所以選擇優秀的藍杉種源是優選純種藍杉的先決條件。自2006年就對不同種源的藍杉進行了對比試種,選用性價比最高的猶他州藍杉原種選育出了一批優秀的藍杉變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