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菊是菊科植物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厘米左右。菠菜菊原產于歐洲。原種被視為叢生的雜草,開花期在春季。菠菜菊在能夠渡夏的寒冷地區可以進行分枝繁殖。菠菜菊早春開花,生氣盎然,具有君子的風度和天真爛漫的風采,深得意大利人的喜愛,因而推舉為國花。

生長習性:菠菜菊性喜冷涼氣候, 忌炎熱。喜光, 又耐半陰,對栽培地土壤要求不嚴格。種子發芽適溫22-28℃,生育適溫20-25℃。西南地區適宜種植中、小花單瓣或半重瓣品種。中、大花重瓣品種長勢弱, 結籽差。

形態特征:菠菜菊是多年生或一年生葶狀草本,高10厘米左右。葉基生,草質,匙形,頂端圓鈍,基部漸狹成柄,上半部邊緣有疏鈍齒或波狀齒。菠菜菊的頭狀花序單生,直徑2.5-3.5厘米,花葶被毛;

總苞半球形或寬鐘形;總苞片近2層,稍不等長,長橢圓形,頂端鈍,外面被柔毛。舌狀花一層,雌性,舌片白色帶粉紅色,開展,全緣或有2-3齒,中央有多數兩性花,都結果實,筒狀,檐部長,有4-5裂片。菠菜菊的瘦果扁,有邊脈,兩面無脈或有1脈。冠毛不存在或有連合成環且與花冠筒部或瘦果合生。

菠菜菊的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菊花為淺根性植物。育苗地,應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和有水源灌溉方便的地方。頭年秋冬季深翻土地,在翌年春季進行扦插繁殖前,再結合整地施足基肥,淺耕一遍。

然后作成寬1.5米,長視地形而定的插床,四周開好大小排水溝,以利排水。栽植地,宜選擇地勢高燥、陽光充足、土質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塊,以沙質壤土為理想。

施肥管理:菊花為喜肥作物,前期氮肥不宜多,合理增施磷肥,可使菊花結蕾多、產量高。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長期還應追肥3次:第1次于移栽后半個月左右,當菊苗成活開始生長時。每畝追施稀薄人畜糞水1000公斤,或尿素8公斤?10公斤對水澆施,以促進菊苗生長;

第2次在植株開始分枝時,每畝施入稍濃的人畜糞水1500公斤,或腐熟餅肥50公斤對水澆施,以促多分枝;第3次在孕蕾前,每畝追施較濃的人畜糞水2000公斤,或尿素10公斤加過磷酸鈣25公斤對水澆施,以促多孕蕾開花。

注意事項:菊花喜溫和涼爽氣候和向陽、稍干燥的環境。能耐寒,怕水澇。在蔭蔽的環境里生長不良。生長期要求土壤稍濕潤,過于干旱,植株抽枝少,發育緩慢,產量低,尤其是近花期,不能缺水,但水分過多,則易造成爛根死苗。

菊花喜肥,在疏松肥沃、含腐殖質豐富、排水良好的夾沙土中生長良好,花多產量高。土壤以中性至微酸性或微堿性為適宜。土壤黏重、地勢低洼、排水不良、鹽堿性大的地塊不宜栽培。

忌連作,連年在同一塊土地上種植,病蟲害多,產量和質量大幅度下降。菊花屬短日照植物,對日照長短反應敏感,要求每天不超過10?11小時的光照,才能現蕾開花。

菠菜菊的繁殖方式

培育壯苗和選苗:摘花前,選留株壯、花大的優良植株,做好標記。于11月收獲菊花后,將莖枝齊地面割除,將其根蔸全部挖起,集中移栽到一塊肥沃的地塊上,用腐熟廄肥或土雜肥覆蓋保暖越冬。4?5月,當菊苗高15厘米左右時,挖出根蔸,選取種根粗壯、須根發達、無病蟲害的作種苗,立即栽入大田。

栽植,栽前:將苗根用50%多菌靈600倍液浸漬12小時,可預防葉枯病等病。栽時,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行株距40厘米×30厘米挖穴,每穴栽入種苗2?3株。

扦插繁殖:于每年4?5月或6?8月,在菊花打頂時,選擇發育充實、健壯無病蟲害的莖枝作插條。去掉嫩莖,將其截成10厘米?15厘米長的小段,下端近節處,削成馬耳形斜面。

先用水浸濕,快速在1.5?3克/公斤吲哚乙酸溶液中浸蘸一下,取出晾干后立即進行扦插。插時,在整好的插床上,按行株距10厘米×8厘米劃線打引孔,將插條斜插入孔內。插條入土深度為穗長的1/2?2/3。約20天左右即可發根。當苗高20厘米左右時,即可出圃栽植。栽植密度每畝以4000?5000株為宜。

菠菜菊的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菠菜菊的藥用價值非常高。它還有揮發油、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其中,黃銅的含量比其他的菊花高32%到61%,錫的含量比其他菊花高八到五十倍。

農學家張履祥,在其著作《補農書》中曾寫道:“白菊性甘溫,久服最有益,古人春食苗、夏食英、冬食根,有以也。每地棱頭種一二株,取其花,可以減茶之半,茶性苦寒與苦菊同泡。

觀賞價值:雛菊的葉為匙形叢生呈蓮座狀,密集矮生,顏色碧翠。從葉間抽出花葶,葶一花,錯落排列,外觀古樸,花朵嬌小玲瓏,色彩和諧。從葉間抽出花葶,葶一花,錯落排列,外觀古樸,花朵嬌小玲瓏,色彩和諧。早春開花,生氣盎然,具有君子的風度和天真爛漫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