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科百合屬,由卷丹、垂花百合、川百合、朝鮮百合等種和雜種群中選育出來的栽培雜種系。主要親本有朝鮮百合、鱗莖百合、大花卷丹、山丹、毛百合、渥丹、卷丹、川百合、垂花百合。

生長習性:喜陽光充足及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沙壤土。園林用途:盆栽觀賞,花壇、花鏡布置或叢植、片植于園林、綠地中美化環境,為重要的切花。

亞洲百合屬于百合科百合屬的鱗莖花卉,喜陽光充足的環境,屬長日照植物,光照長短不但影響花芽的分化,而且影響花朵的生長發育。百合不喜高溫,喜涼爽濕潤的氣候。

亞洲百合、東方百合生長適溫白天20-25℃,麝香百合為25—28℃,夜溫在14℃以上。溫度高于30℃會嚴重影響百合的生長發育,發生消蕾,開花率也明顯降低,低于10~C生長近于停滯。

另有食用、藥用、提取香料等多種用途。花朵向上開放,花色鮮艷、豐富,生長期短,從定植到開花一般需12周。生長前期和花芽分化期適溫為白天18℃,夜間10℃。土溫12-15℃。

花芽分化后溫度需升高白天濕溫23-25℃,夜間12℃。適宜pH6.0-7.0,對乙烯敏感度最高。夏季生產時需遮光50%,冬季在溫室中每日增加光照,以利開花。

亞洲百合的養殖方法

溫度:生長初期土壤的溫度要低,最適溫在5℃至13℃,過低會延長生長期限,高于15℃會影響產品質量。注意遮陰、通風,必要時用冷水澆灌或噴霧降溫,但噴霧易使亞洲系百合感染灰霉病。莖根長出后可逐步提高溫度。白天溫度控制在18℃至25℃,夜間溫度不同類型百合要求不一樣,亞洲百合10℃至15℃。

水分:盆栽百合生長期間應保持盆土濕潤,但要避免過于潮濕,否則影響根系生長。澆水宜在早晨進行。經常檢查花盆是否積水,若積水應及時處理。百合生長的相對濕度應保持在70%至85%,劇烈變化會使葉片變焦。

光照:光照不足會使其發育不良并引起落葉,植株變弱,葉色變淺。花芽發育時需要充足的光照。夏季生產盆栽百合要用遮陽網,遮光50%至70%。用遮陽網期間,隔幾天要轉動花盆,防止莖干彎曲生長。

施肥:定植后的前3至4周可不施肥(百合忌重肥),但要保持盆土濕潤。以后每5至7天追施一次1%尿素和0.5%硫酸鎂的水溶液;現蕾后用1%硝酸銨和1%硝酸鉀的水溶液追肥。

或0.3%硝酸鉀和0.1%磷酸二氫鉀水溶液葉面噴施1至2次,要控制磷肥的施用濃度,防止磷過高燒葉。當百合葉片出現缺鐵癥狀而發黃時,土施1次0.5%硫酸亞鐵溶液。

濕度:定植前的土壤濕度為握緊成團、落地松散為好。在溫度較高的季節,定植前,如有條件應澆一次冷水,以降低土壤溫度。定植后,再澆一次水,使土壤和種球充分接觸,為莖生根的發育創造良好的條件。

以后的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為標準,即手握一把土成團但不出水為宜。澆水一般選在晴天的上午。相對濕度以80%—85%為宜,相對濕度應避免太大的波動,否則可能發生葉燒。

矮化:當盆栽百合新芽出土5至10厘米時,土施多效唑。施用濃度因品種不同而有異,要先試驗再大面積應用。一般濃度在50至100毫克/升之間。施用多效唑可使盆栽百合矮化、株型緊湊、葉色加深、腳葉黃化現象減輕,提高觀賞效果。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對百合的生長和開花有利。晴天上午的8—10點,在不通風的棚內,施用二氧化碳氣丸以增加棚內二氧化碳的含量。也可用其它方法,例:每隔15—20米懸掛一個塑料桶(桶到地面的高度為1米),桶內裝好20%的碳酸氫鈉(家庭常用的小蘇打就是碳酸氫鈉)溶液。

然后逐漸將配好的10%的稀硫酸溶液分3—4次倒入各塑料桶內,碳酸氫鈉同硫酸發生反應便可產生二氧化碳氣體。60米長,7米寬的日光溫室需1.7公斤純碳酸氫鈉和1公斤濃硫酸(濃度為98%)。

亞洲百合的病害防治:百合的病害主要有疫病、灰霉病、病毒病、蚜蟲、斑潛蠅、地下各種害蟲。疫病主要危害根莖部,同時也危害莖葉、花、種球,受害處出現水浸狀斑,后變成褐色并皺縮,植株枯萎,莖從受害處折斷而死亡,發病初期可噴40%乙磷鋁300倍液、25%瑞毒霉500倍液。

灰霉病是栽培中的常見病害,危害葉片、花蕾、莖和花,發病初期可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病毒病危害主要表現為株矮、畸型、葉退綠斑點產生或白綠相間條帶和壞死。

葉扭曲、株叢生、花色變異,發病初期可用病毒寧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還可用金爾康200倍液、20%寧南霉素200~260倍液噴霧防治,同時徹底消滅蚜蟲。地下害蟲可采用毒谷、毒土防治。斑潛蠅可用70%潛克每667平方米10克,對水50千克噴霧防治,蚜蟲可用10%比丹1500倍液噴霧防治。

亞洲百合的作用用途:花色繁多,植株矮壯,花苞多,繁殖迅速且復花性也佳。缺點是無香,且光照不足時非常容易引起消苞。而東方百合雖有花香,但因其枝桿高壯,更適合地栽。通常花店所銷售的百合品種就是這類東方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