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釵石斛(學名:Dendrobium nobile Lindl)讀音:[jīn chāi shí hú] 又名:萬丈須、金釵石、扁金釵、扁黃草、扁草,為多年生草本,因形像古代頭上的發釵而得名。莖叢生,上部稍扁而稍彎曲上升,高10~60厘米,粗達1.4厘米。喜在溫暖,潮濕,半陰半陽的環境生長。
石斛原產地主要分布于亞洲熱帶和亞熱帶,澳大利亞和太平洋島嶼,全世界約有1000多種石斛。中國約有76種,其中大部分分布于西南、華南、臺灣等地。石斛蘭屬是蘭科植物中最大的一個屬,有滋陰清熱,生津止渴的功效,用于熱病傷津、口渴舌燥、病后虛熱等治療。
生長習性:金釵石斛對自然生長環境要求十分苛刻,對大氣、土壤、水質要求高,怕嚴寒、喜高溫高濕,對溫暖、濕潤氣候要求十分嚴格,年平均氣溫高于18℃,冬季氣溫高于3℃,無霜期大于350天以上等等。根據中國藥材種植資源普查結果,目前國內只有貴州赤水符合金釵石斛的野外種植條件。
金釵石斛的栽培技術:金釵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別名吊蘭花,是一味常用的名貴中藥材。石斛以莖入藥,性寒、味甘,具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等功效,用于治療熱病傷津、口干煩渴、病后虛熱、舌光少苔、食少干嘔、目暗不明等癥。
場地:金釵石斛具有附生性,喜陰暗濕潤的環境,要求空氣濕度較大且有闊葉疏林遮蔭,栽培地宜選擇在巖石相對集中,石質松泡粗糙、易吸潮,有苔蘚生長的石頭;貼樹則以黃桷樹、卷子樹、桐子樹等樹皮粗厚,有縱向溝槽,樹葉茂,樹干粗大的活樹為附主。
種苗選擇處理:選種時,應選擇無病、無蟲危害、無霉變的健壯石斛分蔸苗、組培苗作生產用種苗,種苗還可以用金釵石斛莖中上部的莖節上先長根后長芽而形成新的小植株(帶苗莖,農民稱之“龍抱柱”);
切忌有病蟲危害和采收時間長而發生干爛霉變的種苗作為擴大生產用種,否則將會給生產帶來極大的損失。種苗根據苗源情況進行分蔸,苗源充足,按每窩5-8苗,苗源缺乏按每窩2~3苗或單株或帶莖苗。
栽培時間:金釵石斛種植宜選在春(2月下旬~3月)、秋(9月下旬~10月)季栽種為好;實踐證明,春季栽種比秋季栽種更好。這主要是充分利用植株休眠,體內積累有機養料充足和陽春3月。
氣候回升,風和日暖,萬物復蘇的黃金季節,溫濕度、日照、雨水利于石斛迅速萌發。秋季種植是利用秋天的適宜溫度(利用“小陽春”的特殊氣候)進行種植。栽植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做好后,即可選擇最佳種植季節大力發展石斛生產。
栽培方法
貼石法:將經過科學處理后的小窩種苗基部緊貼石頭,然后用線卡固定,將根牢固地固定在石頭表面,然后再用腐熟牛糞、苔蘚覆蓋石斛根部,嫩芽向上,密度30cm×30cm。
貼樹法:選擇樹桿較粗大、溝槽多而深的闊葉樹[如黃桷、烏桕(俗稱卷子樹)、柿子樹、桐子樹等],在樹體淋雨面,用刀在較平而粗的樹枝或樹干上砍一淺裂口,將已處理好的石斛,用竹釘或繩索將基部固定在裂口處。
然后再用牛糞:泥土(5:1)涂于石斛根部。貼樹栽培的密度一般按30~40厘米一窩進行栽種,為防止風吹和雨水沖刷,一般應捆兩圈,以固定須根于樹干或樹丫上,使其新根生出后沿樹體緊密攀沿生長。
金釵石斛的養殖方法
溫度與光照管理:金釵石斛的適宜生長溫度為15~28℃,因而為營建適于其生長的溫度環境,在夏季溫度高時,設施大棚內須加強通風散熱,通過遮陰棚、噴霧降溫、通風降溫等方式調控棚內溫度在一個適宜的范圍內;在冬季氣溫低時,應將設施大棚密封好,必要時可通過各種加熱方式使得設施內溫度上升以防凍傷植株。
金釵石斛喜陰,應采用遮陰措施以降低光照。生長期的金釵石斛遮陰度以60%左右為宜。幼苗剛定植完成時,大棚須蓋有70%遮陰度以上的遮陰網,以防強光曝曬導致幼苗萎蔫,影響成活率。
高溫、高強光的夏、秋季,大棚的遮陰網須蓋好、蓋牢,因為高強光很容易讓植株提早封頂,長不高,影響產量。冬季應適當揭開陰棚以利透光,延長生長期。貼樹栽培(附主栽培)的,應在每年冬、春季節適當剪去附主植物過密的枝條。
水分與濕度管理:水分管理是金釵石斛栽培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之一。剛移栽的石斛苗對水分最敏感,此時一般應控制基質的含水量在60%~70%為宜,具體操作時以手抓基質有濕感但不滴水為宜。
移栽后7天內(幼苗尚未發新根)空氣濕度保持在90%左右,7天后,植株開始發生新根,空氣濕度保持在70%~80%。夏秋高溫季節則盡量控制水分,以基質含水量在40%~50%為宜;
進入11月以后的冬季,氣溫逐漸降低,溫度在10℃以下時金釵石斛基本停止生長,進入休眠狀態,此時對水分的要求很低,應控制基質含水量在30%以內。越冬主要是保溫,措施有加二道膜、煙霧防凍、人工加溫等。進入冬季前要對金釵石斛進行抗凍鍛煉并適當降低濕度,每15天噴1次水。
采收:金釵石斛采收全年均可進行,通常宜在冬季采收。采收莖的確定辦法,每年冬季,兩年生以上的莖、葉片開始變黃,部分開始落葉,標志已成熟,一般在11月后采收為宜。采收方法是用剪刀或鐮刀從莖基部將老植株剪割下來,留下嫩的植株,讓其繼續生長,加強管理,來年再采。所謂一年栽種,多年受益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