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葉肖竹芋〔學名:Calathea zebrina (Sims) Lindl.〕是竹芋科,肖竹芋屬多年生中等大草本植物,株高可達1米。葉片長圓狀披針形,不等側,葉面深綠,有黃綠色的條紋,天鵝絨般,葉背幼時淺灰綠色,老時淡紫紅色,頭狀花序,花冠紫堇色或白色,子房無毛。
5-6月開花。原產巴西。中國臺灣、廣東有栽培。絨葉肖竹芋喜低光度或半陰環境下生長,但長期在室內低光度下生長,植株柔弱,葉片失去特有的色彩。但是,盛夏在強光下曝曬片刻,葉片就會被灼傷。該種葉美麗,栽培供觀賞。葉面色彩隨生長期而出現變化。
生長習性:性喜半陰和高溫多濕境條件。4月至9月為生長期,生長適溫15℃至30℃,越冬溫度10℃至15℃,酷暑時節怕烈日曬,平時宜充足柔和的光照,空氣清新濕潤,不可過于蔭蔽。要求疏松肥沃、通透性好的栽培基質。
絨葉肖竹芋的繁殖方式
主要用分株法和組織培養法進行繁殖。生長旺盛的植株1-2年可分株1次,分株換盆時,栽的不可太深,將根全部栽如土壤中即可,否則影響新芽生長,大規模繁殖一般采用組織培養法。
分株法:春季4-5月或秋末結合換盆進行。操作時,將過密的植株從盆內托出,把健壯整齊的植株叢分開,分別盆栽,充分澆水,放半陰處養護。但早春低溫時易傷根,影響成活率。
一般分株不易過早,待氣溫較為穩定時進行分株較為合適。每株應有3-4個以上小株,并盡量保留一定數量的原土,以免影響植株的生長與成形。分栽時采用疏松的腐葉土或泥炭土加1/3珍珠巖和少量沙配成的培養土。
組培法:常用嫩莖或未展葉的葉柄外植體。經常規消毒后,在無菌條件下將葉柄切成3毫米小段,嫩莖切成3毫米帶節小段,接種在添加6-BA5毫米/升和奈乙酸0.02毫克/升的MS培養基上。
誘導愈傷組織和不定芽的形成,不定芽在MS0.5毫克/升的奈乙酸培養基上能分化不定根。生根苗移栽在泥炭和珍珠巖各半的基質中,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成活率在95%以上。
絨葉肖竹芋的栽培技術
陽光:雖然肖竹芋很耐陰,但是植物畢竟還是植物,需要進行光合作用,所以我們不可以長期讓它置于陰暗的環境下不接受光照。每年的5-9月份是需要采取遮陽措施的,除了這段時間之外可以任意擺放位置。由于位置的變化有的地方陽光還是很毒辣,所以還是要注意遮陽的。
水分:要長期保證盆處于潮濕狀態,但是不能太過于潮濕,更不能出現積水的現象,澆水的方面我們除了需要給植物表面澆水外,還要經常給植物表面和周圍進行噴灑,保持生長環境的濕度,因為畢竟是生長在熱帶雨林的植物,我們需要提供一個類似的生長環境給肖竹芋,不管盆土還是環境都要保持潮濕,不要出現干燥的情況。
光照:最忌陽光直曬,短時間陽光曝曬,就可能造成嚴重的日灼病,光線稍強即會出現葉片卷縮、變黃,影響生長。溫室栽培時,春夏秋三級應遮去70%-80%的陽光,冬季遮去30%-50%。以10000-20000lx光照強度最合適。
施肥:生長期每旬施液肥,施肥后應立即用少量水淋洗葉片,一面產生肥害,秋末注意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以利植株生長,提高冬季的抗寒力,每年的春季換盆時,可剪去部分或大部分老葉,讓其重新長出新葉,提高觀賞價值。
病害防治:常見有葉斑病和葉枯病危害,用等量式波爾多液噴灑防治。蟲害有粉虱危害,可用25%亞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殺。有時發生介殼蟲危害,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殺。
絨葉肖竹芋的作用用途:該種具有地下根莖或塊莖,葉單生,較大。葉片除基部有開放的葉鞘外,在葉片與葉柄連接處,還有一顯著膨大的關節,稱為“葉枕”,其內有貯水細胞。
有調節葉片方向的作用,即晚上水分充足時葉片直立,白天水分不足時,葉片展開,這是竹芋科植物的一個特征。此外,有些竹芋還 ‘睡眠運動”,即葉片白天展開,夜晚摺合,非常奇特。
園林綠化:該種葉色豐富多彩,觀賞性極強,且多為陰生植物,具有較強的耐陰性,適應性較強,可種植在庭院、公園的林蔭下或路旁,在華南地區已有越來越多的種類被應用于園林綠化。種植方法可采用片植、叢植或與其他植物搭配布置。在北方地區,可在觀賞溫室內栽培用于園林造景觀賞。
室內布置:該種由于耐陰性較強,葉色美麗,可直接種植于賓館、商場、大型會場等公眾場所的邊角地段作永久布置。但在栽培管理的過程中要適當補充光照并定期向葉面噴水,提高空氣濕度。
盆栽切葉:由于株型美觀、葉面顏色五彩斑斕,又具有較強的耐陰性,栽培管理較簡單,多用于室內盆栽觀賞,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室內觀葉植物之一。大型品種可用于裝飾賓館、商場的廳堂,小型品種能點綴居室的陽臺、客廳、臥室等。
在栽培管理的過程中,每擺放一段時間,應將其放在陽臺、窗臺陽光較強的地方,增強光照,以利長期觀賞。由于葉色斑瀾,具有醒目的斑紋,是高檔的切葉材料,可直接作插花或用作插花的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