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葉蔦蘿旋花科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單葉互生,羽狀深裂,裂片線形,細長如絲。聚傘花序腋生,著花數朵,花從葉腋下生出,花梗長約寸余,上著數朵五角星狀小花,鮮紅色,花期7—10月。蔦蘿花清晨開花,太陽落山后,花瓣便向里卷起,成苞狀。蒴果卵圓形,果熟期不一致,種子黑色,有棕色細毛。
形態特征:旋花科,蔦蘿屬。一年生纏繞性蔓生草本。莖細長而光滑,長達7-8米。葉互生,羽狀分裂,裂片狹線形。聚傘花序腋生,著生l至數朵,花冠高腳碟形,長約2.5厘米,徑約1.5厘米,下部筒狀細長,向卜逐漸加大,上口為五角星狀,鮮紅色或白色。
蒴果長卵形黑褐色。常見品種有圓葉蔦蘿,葉卵圓或心臟形,全緣,基部有淺裂齒花冠橙紅色;槭葉蔦蘿,為羽葉蔦蘿和圓葉蔦蘿的雜交種、葉片寬卵圓形有7-15個掌狀分裂,形似雞爪槭故名。
羽葉蔦蘿有毒嗎?羽葉蔦蘿又叫蔦蘿,或是游龍草,羽葉蔦蘿是有毒部分主要是羽葉蔦蘿的種子,羽葉蔦蘿中毒時會導致腹瀉。
生長習性:喜陽光充足和溫暖的氣候,怕霜凍、不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肥沃深厚和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長良好。蔦蘿是直根系植物,須根少,移植宜仔細勿使土球散裂。蔦蘿莖蔓攀縛他物,須立支架拉長繩誘引使其攀緣。
羽葉蔦蘿的養殖方法
1、選盆:選一適當大小的花盆,盆的底孔用兩片瓦片或薄薄的泡沫片蓋住,既要保證盆土不被水沖出去,又要能讓多余的水能及時流出。瓦片或泡沫上再放上一層陶?;蚴谴蛩榈募t磚頭,作為濾水層,厚約2~3厘米。
2、上盆:羽葉蔦蘿小苗裝盆或養了幾年的大株轉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3厘米厚的粗粒基質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厘米,再蓋上一薄層基質,厚約1~2厘米,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
3、肥水:羽葉蔦蘿上完盆后澆一次透水,并放在遮蔭環境養護一周。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基肥),厚度約為4~6厘米,再覆上一層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蓋住,并用腳把土壤踩實,澆一次透水。
4、修剪:羽葉蔦蘿在冬季植株進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蟲、枯死、過密等枝條剪掉。也可結合扦插對枝條進行整理。
5、脫盆:把要換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輕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動而與盆壁分離,把花盆倒過來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與中指輕輕夾住植株,手腕與指尖頂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從底孔把根土向下頂,讓植物脫出來。脫出來后,用雙掌輕輕拍打盆土,讓多余的土壤脫落。
6、換盆:羽葉蔦蘿養護得法會生長很快,當生長到一定的大小時,就要考慮給它換個大一點的盆,以讓它繼續旺盛生長。換盆用的培養土及組分比例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
繁殖方法:播種繁殖,于4月播種,可播于小盆也可播于圃地苗床。播小盆者至小苗長至相當大小時可脫盆定植。苗床播種者,經過一次分栽至苗長至10余厘米高度時可帶土球起掘定植。
蔦蘿也可直播于圃地,按20-30厘米間距刨淺穴,穴內先灌水,水下滲后,放入種子2-3粒,在放種子之前應檢查穴的深淺是否適度,如過深可還入部分土壤,使放入的種子在原土面下0.5厘米左右為宜,然后覆土。為保持穴內水分可加厚覆土,使成丘狀。經常檢查,如有萌動跡象時再將覆土逐步扒去。待苗出齊后每次選留壯苗一枚,余均除掉。
栽培管理:栽植常取列式,株距可20-30厘米。小苗莖蔓伸出后應經常給予人工誘引,使均勻布滿所寄托的棚架上。蔦蘿花期很長,植穴除預施基肥外,在生長期間應再施速效追肥12次。
則植株旺盛,花開不斷,可收顯著效果。蔦蘿是良好的垂直綠化素材,宜植于籬垣、棚架、窗前及需要遮蔽的不美觀處。也可事先用竹藤等物扎成龍、虎、飛鷹等各種形態使其攀緣。
采種方法:羽葉蔦蘿是一種一年生蔓性草本花卉植物,羽葉蔦蘿的花期一般是在每年的6?10月。羽葉蔦蘿在花后結蒴果,卵圓形,一般有種子4枚。羽葉蔦蘿的種子矩圓形,黑色,千粒重10.8?13.0克。
羽葉蔦蘿蒴果成熟期不一致,羽葉蔦蘿的果實在成熟時能自行開裂散出種子,所以應在羽葉蔦蘿蒴果由綠變白,頂端微裂時采收,晾曬干后除去雜質,然后進行裝袋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