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百合在歐美主要作切花及復活節(jié)的盆花用,幾乎成為復活節(jié)不可缺少的花卉,故在歐美諸國廣泛栽培,栽培水平也很高。其株形端直,花色純白,形狀優(yōu)美,給人以潔白、純雅之感,又寓有百年好合的吉祥之意,因而是一種很有發(fā)展前途的切花花卉。

麝香百合,淡雅有致,清香襲人,是重要的切花,可布置花壇、花鏡、園林小品或盆栽觀賞。麝香百合喜溫暖而不耐寒,要求強烈的光照條件,如光照弱,會減少開花,喜微酸性、腐殖質豐富、排水良好的粘質土壤。

在干燥的石灰質土壤中生長不良。麝香百合屬秋植球根,秋植后首先發(fā)根,然后萌發(fā)新芽但不出土,翌年早春破土出苗,出土后開始進行花芽分化,此時需一個月左右的低。

麝香百合的生態(tài)習性:麝香百合喜溫暖而不耐寒,要求強烈的光照條件,如光照弱,會減少開花,喜微酸性、腐殖質豐富、排水良好的粘質土壤,在干燥的石灰質土壤中生長不良。麝香百合屬秋植球根,秋植后首先發(fā)根,然后萌發(fā)新芽但不出土,翌年早春破土出苗,出土后開始進行花芽分化,此時需一個月左右的低。

在冬季栽培時,為了促進開花,夜間用低光強的燈光處理4小時(20點至0點)比傍晚延長光照6小時~8小時的效果好得多,種球經(jīng)長日照處理,其效果與低溫處理一樣,但均容易在20℃以上的氣溫條件下造成蛻分化。

生長期必須保持土壤濕潤,花卉發(fā)育盛期如水分不足,易導致節(jié)間縮短,影響切花產(chǎn)量。麝香百合的花期調節(jié)主要是利用玻璃溫室加溫栽培,或者在溫暖地區(qū)利用塑料大棚加溫、無加溫栽培。

養(yǎng)護要點

土壤和肥料:排水、保水良好的粘質土壤最好,輕粘土和黃土也可以。以氮、磷、鉀三元素作為基肥,根據(jù)品種和土壤來決定施肥量,一般每100平方米施0.4千克~0.8千克。土壤PH值為6.5左右。

定植:球根芽長到3厘米~6厘米時定植最好,到7厘米以上時,地表部分的莖細,根露出來易倒伏。定植后要遮陽,并充分澆水;4天~5天后芽長出來,繼續(xù)遮蓋,但要保持通風良好。

日照:除11月~翌年2月外,其余時間要遮去25%~30%的陽光。但在短日照期,要補充燈光照明。

澆水:若過于干燥,莖的生長勢弱;水分過多,再加上通氣不良和日照不足,則莖葉軟弱而細長。澆水宜在晴天上午進行,通道也要灑水,以提高室內的濕度。

麝香百合的繁殖方式

分球繁殖:鱗莖(母球)在生長過程中,在莖軸上逐漸形成新鱗莖。一般每球栽培一年后可分生1個-3個或更多的小球。小球秋天收后沙藏至第2年春天種植,也可當年秋植于深土中。

鱗片繁殖:將成熟健壯的鱗莖陰干,自莖部剝下鱗片,在4月份進行扦插。扦插深度以頂端略露即可。一般春季扦插經(jīng)2個-4個月后,大部分鱗片即生根發(fā)葉,并在鱗片基部長出小鱗莖,此時即可移栽。用鱗片繁殖到開花,一般需栽培3年-4年。

播種繁殖:在蒴果成熟后,取出種子,并立即播種,播種苗2年-3年后即可開花。

麝香百合的病害防治

1、麝香百合栽培過程中的生理病害主要有盲花和花裂等。其發(fā)生原因和防止措施如下:

(1)盲花受害的花芽正常發(fā)育受阻,花蕾凋謝而枯萎。多數(shù)情況是由于密植及室內的光線不足,或日照時數(shù)短等原因。特別是5℃以下的低溫、氣溫急劇下降、晝夜溫差大以及土壤過干或過溫。要防止盲花現(xiàn)象的發(fā)生,就要設法避免上述情況的出現(xiàn)

(2)花裂主要表現(xiàn)為花瓣分離開裂,多發(fā)生在氣溫驟變、干濕懸殊的時候。防止裂花就要盡量避免氣溫的急升急降,并注意澆水適時適量。

2、軟腐病主要危害葉、花、鱗莖,花瓣發(fā)病則產(chǎn)生橢圓形病斑;葉片發(fā)病則產(chǎn)生橢圓形、淡黃色、周圍黑褐色稍下凹的病斑;遇到雨天則莖葉上產(chǎn)生黑色小粒點,最后葉全部落下,造成植株死亡。防治方法:發(fā)現(xiàn)少量植株發(fā)病立即剪除或拔除,并將其燒毀或深埋,另外注意通風透光,增加植株抗病力。

3、腐敗病、葉斑病由病菌侵入鱗莖葉片引起。防治方法:如發(fā)病應每10~15天噴1次50%脫菌特600~1000倍液或40%滅菌丹500倍液。預防的主要措施是種植麝香百合的地塊不連作。

4、刺足根螨成螨乳白色,洋梨形。此螨在地下危害球根,一般先危害鱗莖的蒂部,逐漸擴展向上,被害部位變黑腐爛,嚴重時造成整林死亡。防治力法:鱗莖貯藏時注意通風和干燥,對受害的鱗莖,收獲后、貯藏前用40%三氯殺螨醇1000倍液浸泡2分鐘,可起到防治作用。

5、蠐螬常將麝香百合的根部咬斷,造成植物萎蔫以致死亡。防治方法:可用黑光燈誘殺成蟲,也可在花卉根部灌50%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將其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