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蘭也稱變色蘭,其花色絢麗而富于變化,花形奇特優美,猶如燃燒的火焰,有著令人驚嘆的美麗,是津巴布韋的國花。因其耐寒性差,在我國只有在溫暖的南方才能露地栽種,北方多作盆栽,用于布置庭院、陽臺、居室等處,也可將花朵制作胸花或者搭配其他花卉做成花束。嘉蘭的花語:榮光。

嘉蘭的繁殖方式

嘉蘭可用分株及播種繁殖。分株在春季發芽前,一般在換盆時,將分生出的根狀莖取下另栽,且每一個塊莖必須帶芽眼,植株當年即可開花。果實成熟期長,后期結的果實,至入冬苗枯前尚不能成熟。

故應將最先開放的花作留種用。種子春播或秋播,出苗后將較密的在幼小時移出另栽,至次年春季再分栽,第2、3年即可開花。也可以通過組織培養技術實現嘉蘭種苗的商業化生產。

扦插:在春季飛5℃以上時進行,將蔓生枝剪下,每2一3節切截成一段作插穗一個節插于沙床中,另一節留在沙上面插后注意保濕和遮蔭經1個月左右可發根、發芽,1個半月左右可移至種植圃或上盆種植。

分球和分切塊莖:在早春進行,分球時將母株旁生的小根狀莖切下種植即可分切塊莖時,可將分布較密的根狀莖拔起除去枝蔓,將每個根莖的兩個分叉分開。

或將莖切成12厘米左右長的一段,每一新切的塊莖必須具有芽眼淺埋入沙中20天左右能形成新根和新苗再過20一30天可出床栽培。分莖繁殖成活率高,且當年可開花因而是生產中常用的方法。

播種:種子在秋季采收后即可播種,也可于翌年2一3月播種,但種子的發芽率較低。在無霜地區可露地栽植,10月份開始形成小塊莖后,即進入休眠狀態.冬季宜將塊莖掘出放入室內過冬。播種苗栽培后需2一3年培育方可開花。

種子繁殖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直播3月中下旬,畦內灌足水,待水滲下,按行距40 cm開淺溝溝深2~3 cm,按株距15~20 cm在溝內點播,每穴放種3~4粒,覆蓋1~2cm厚的細砂土或草木灰,上蓋農膜保溫保濕。待苗出全后揭去農膜。苗高5~6 cm時間苗,每穴留1~2株。

育苗移栽3月中下旬,畦內灌足水,待水滲下,按行距15cm,開淺溝,溝深2~3cm,將種子均勻地播入淺溝內,相距3~4 cm,有一粒種子即可。覆蓋1~2 cm厚的草木灰或細砂土,上蓋農膜保溫保濕。加強苗期管理,生長1年的苗翌春按行株距40cm×20cm移栽大田。

小塊莖繁殖:收獲時選5~10 g重的小塊莖砂藏于地窖內,翌春3~4月挖出按上述行株距栽入大田。每穴栽1株,芽眼向上,上面蓋細砂土2~3 cm厚。澆足水,保持畦內濕潤,約20~30 d出全苗。也可以通過組織培養技術實現嘉蘭種苗的商業化生產。

用MS培養基做為基本培養基,添加NAA0.1mg/L,BA4mg/L,蔗糖30g/L,瓊脂8g/L進行莖尖培養,獲得多芽體并長成植株后,切除其根、莖、葉,取其莖盤在同樣的培養基上進行繼代培養,獲得大量植株后,再移植到添加9%蔗糖的MS固體培養基上,培養兩個月就可以獲得大量塊莖。

繁殖要點:以分生小球及切割塊莖繁殖,每一新切的塊莖必須具有芽眼。也可用種子繁殖,春秋均可播種。于早春栽植,在無霜地區可露地栽植,否則冬季宜將塊莖掘出,放入室內過冬。進入休眠期宜減少澆水。

嘉蘭的病害防治:嘉蘭的病害主要有葉斑病、立枯病,皆因高溫多濕、土壤積水而引起,可通過改善栽培環境,噴灑代森鋅、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抗菌藥物,在雨季增施草木灰等方法進行預防。蟲害則有線蟲危害根狀莖,可用殺地下害蟲的農藥進行防治。

嘉蘭的作用用途

觀賞價值:嘉蘭花型奇特,猶如燃燒的火焰,艷麗而高雅;花色變幻多樣;細柔嫩莖攀緣性好,花期較長,尤其適合裝飾豪華場景,是優美的垂直綠化材料,可廣泛應用于室內外的庭院綠化和美化。

嘉蘭花型別致,姿態優美,花色艷麗如宮燈垂掛,觀賞價值高。同時花期較長,每朵花可開10天左右,每株的開花期可達60一60天之久。其切花的瓶插壽命也較長,可達7一10天。

因此嘉蘭是很好的盆栽和鮮切花材料也是優良的攀援植物,可種于陽臺、棚架、亭柱、花廊等處。在北方也可用作室內盆栽觀賞或立架扎成盆花觀賞。另外,其根狀莖可供藥用但其植物體有毒,人、畜不能誤食。

目前,在歐美國家,寬瓣嘉蘭已作為高檔切花和高檔盆花進行商品化生產,作為鮮切花已引入國內。由于寬瓣嘉蘭的花期長,且花葉俱美,室內可長期擺放,作為高檔盆花,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市場開發前景。嘉蘭塊莖中富含秋水仙堿,在醫藥上可以用于治療癌癥、急性痛風和支氣管炎等疾病。

園林用途:嘉蘭花形奇特,如燃燒的火焰,艷麗高雅,花色變幻多樣,花期較長,是優美的垂直綠化花卉,可以用于室內外的庭院綠化和美化。也可種植于陽臺、棚架、亭柱、花廊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