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蘭現已成為中國較為熱門的國蘭之一。在臺灣已進入千家萬戶,用它裝點室內環境和作為饋贈親朋的主要禮儀盆花。花枝也用于插花觀賞,若以墨蘭為主材,配上杜鵑、麻葉繡球、紫珠、八仙花、糠稷,能展示出一幅充滿活力的畫面。
墨蘭的繁殖方式
分株繁殖:此方法操作簡單、可靠,分株后開花也快,而且能保存品種的原有特色。它是分割叢生蘭花的假鱗莖,將其分為單個或2-3 個為一組,獨立栽種,以達到增殖目的的一種繁殖方法。墨蘭的分株繁殖最好選在休眠期進行,即新芽未出土,新根未生長之前,或花后的休眠期。分開的蘭株要進行整觀、剪去爛根、枯葉。
消毒方法:可用70 %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 倍的溶液,浸泡蘭株根部10-15分鐘,浸后稍為晾干,即可重新栽植。分株繁殖雖簡單易行,且能保持品種的固有特性,使許多名貴品種得以保存,但是分株畢竟繁殖系數小,很難滿足大面積生產和市場的需要。
組培培養:組織培養就是利用細胞學說及植物細胞全能性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先進的科學技術。在林木繁殖方面正不斷推廣。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的組培繁殖更為容易,成功率也要大。
墨蘭組培的繁殖就是采用先進設備,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繁殖墨蘭的一種先進方法。經組織培養的墨蘭抗性強,病蟲害少,成活率高,可以批量生產。
雜交繁殖:墨蘭的種內各品種間雜交沒有任何障礙,很容易獲得大量的雜交種胚;墨蘭與建蘭、春蘭、蕙蘭、寒蘭雜交也極易成功,雜交種胚的量也很大;墨蘭和蘭屬內其他種間雜交雖然獲得雜交種胚量少些,但雜交成功率很高。墨蘭和蘭屬外的蘭花雜交相對困難,但仍可以獲得成功。
墨蘭雜交種胚的萌發雖然比洋蘭困難,但墨蘭雜交種胚萌發的難易程度和雜交親本有關,如墨蘭和大花蕙蘭的雜交種胚萌發率可達100%,種胚萌發速度快,萌發后形成原球莖,很容易產生雜種植株。
墨蘭和國蘭的其他種或品種間雜交,所得種胚萌發率差異很大,萌發率從0-70%都有,但由于雜交種子量大,這樣的萌發率已能夠滿足育種需要,而且只要采用適宜的采種時間。
延長萌發時間等措施均可以讓更多的種胚萌發。絕大多數墨蘭雜交種胚萌發形成根狀莖,雖然從根狀莖再生植株比洋蘭困難,該技術己可以保證生產出足夠多的雜種植株供選。
多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是墨蘭育種的另一個重要方法。用墨蘭的原球莖或根狀莖為材料,經秋水仙素或輻射處理后均可以產生多倍體。墨蘭的多倍體葉片厚實,花形整齊對稱本身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
但更重要的是多倍體和二倍體雜交后可以產生奇倍數或非整倍體的蘭花植株,這些植株花形奇特,花色鮮艷,極具觀賞價值。甚至已獲得了一些四倍體的材料,這些材料葉片濃綠厚實,整個植株比較大,人們正在進行染色體數目鑒定。
其它繁殖:墨蘭育種除上述方法外,還可以采用現代生物技術,如轉基因等進行改良。
墨蘭的病害防治
霉菌病:又名白絹病。多發生在霉雨季節。起初在土面和葉的基部產生白色菌絲,致使假鱗莖腐爛。防治方法:除去帶菌土壤,用五氯硝基苯粉劑500倍液噴治。
黑斑病:又名炭疽病。常發生于高溫多雨的夏季。初起葉上出現褐色斑點,并加大增多,變成黑點。多危害新芽,嚴重時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拔除病株,加強通風,降低濕度;用65%的代森鋅粉劑600倍液或50%多菌靈800倍液防治。每半月1次,連續3次。在濕度較大并通風不良時,常發生介殼蟲危害。介殼蟲俗稱蘭虱,很難根除。可用20%氧化樂果乳油500-800倍液防治。
軟腐病:在墨蘭的栽培過程中,軟腐病危害比較普遍和嚴重,嚴重時甚至全部死亡。
防治方法:加強檢疫,為了防止軟腐病從外地傳入,在調運蘭花種苗、蘭株等繁殖材料或成品材料時,必須經過檢疫,在取得檢疫部門簽發的植物檢疫證書后,方可調運。
選擇無病繁殖材料:由于病原菌可經病株傳播,在蘭株繁殖時(多為分株繁殖),必須選用健康無病的蘭株作母株,發現病株立刻銷毀,并對剪刀等工具進行消毒,以培養無病種苗。有條件的蘭場最好建立健康種苗的自繁自育制度,盡量不從其他蘭場購買種苗,以確保種苗無病。
種苗消毒:為了減少和避免由種苗帶菌傳播,在蘭株分株繁殖時應對種苗消毒。消毒方法:數量較少時,用毛筆蘸70%甲基托布津粉直接涂上切口。數量較大時,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噴灑切口和根部,晾半天后栽種。
使用一次性植料、盆具:墨蘭軟腐病原菌可經栽培基質等傳播,因此種植墨蘭時,提倡使用一次性植料,而不提倡使用傳統的種蘭植料塘泥。舊的植料一不用,也不能用新舊料混合種蘭,以免造成病菌傳播。為了避免病原菌經盆具傳播,要選擇新盆具。如果名貴盆具不舍得棄用,也要放在陽光下暴曬一段時間,然后用藥劑消毒后才可使用。
改變分株時間:把春季分株改為秋季分株。傳統的分株時間多數在春季進行,但春季由于雨水多、濕度大,分株時形成的切口容易感染病菌,同時由于春季氣溫較低,切口愈合較慢,從而增加了病菌感染的機會。而秋季氣溫25℃-30℃左右,切口愈合較快,且秋季濕度較小,病菌感染機會較少。
加強肥水管理:在春季施8克/盆酵素菌能有效減輕軟腐病病害。冬春季也可施3克/盆好康多和奧綠肥長效肥,肥效可達半年。分株后不要立刻澆水,以免切口感染病菌,分株2-3天后再澆水。
在水分的日常管理中,保持基質濕潤即可,特別是在4-7月軟腐病高發時期不宜大量澆水,如果天氣干燥,可以采用向葉面、地面、空中灑水的方式來保持空氣濕度。
合理使用農藥:在充分了解農藥性能和使用方法的基礎上,根據原菌種類對癥下藥,使用合適的農藥類型或劑型。蘭花軟腐病主要以防為主,蘭花分株后3個月內、4-8月及夏季大雨之后,要特別注意用藥,每隔15天左右用藥一次,可選用大生300倍液、滅病威3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等藥劑,注意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