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吊蘭,又叫做是珍珠吊蘭、翡翠珠或者是情人淚,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多肉植物之一,其植物是由一串串飽滿的翠綠橢圓形葉子組成的,看上去就像是一顆顆碧綠的珍珠一般,十分的可愛和別致,所以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因此在很多地方人們都特別喜愛養殖佛珠吊蘭。可是佛珠吊蘭的養殖方法是什么呢,佛珠吊蘭怎么養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生長習性:其性喜溫暖濕潤、半陰的環境。它適應性強,較耐旱、耐寒。喜富含有機質的、疏松肥沃的土壤。在溫暖、空氣濕度較大、強散射光的環境下生長最佳。不擇土壤,在疏松的砂質壤土中生長較佳。一般適宜在中等光線條件下生長,亦耐弱光。生長適溫為15—25℃,越冬溫度為5℃。
珍珠吊蘭的花期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當然也要看溫度和濕度,如果溫度過低,會往后推延,也有可能到3月份,期間可以多澆水。花期較長,白色花朵,紫色花蕊,有濃郁的芳香。
土壤:佛珠吊蘭不擇土壤,對于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一般疏松透氣且排水性良好的砂質土壤是較為好的。養殖時可以利用腐殖質土、園土、河沙混合調制。
光照:佛珠吊蘭喜半陰環境,如放置地點光線過強或不足,葉片就容易變成淡綠色或黃綠色,缺乏生氣,失去應有的觀賞價值,甚至于枯而死;如陽光直射,空氣干燥,最容易引起吊蘭枯焦,所以應置于陰涼通風處,并注意保持環境濕度。但夏、秋季高溫時忌陽光直射,應遮光50%。
溫度:佛珠吊蘭性喜溫暖濕潤,較耐寒(江淮地區栽培時可耐0℃的低溫),耐高溫,最適溫度為20℃~28℃左右。高溫和低溫時都生長緩慢,在高溫環境中幾乎休眠,應少澆水施肥,否則易腐爛,如果開始腐爛了,要立即剪掉腐爛處,把健康的部分進行扦插,否則很快全部爛掉。
澆水:佛珠吊蘭夏季容易爛根,澆水不宜太頻繁,需用小噴壺澆灌。春季由于溫度逐漸上升,植物生長開始進入旺盛時期,水分蒸發量大,一般要保持2~3天澆一次為宜。
夏季高溫季節要放置陰涼通風處,以防溫 度過高造成腐爛,同時要少澆水,因為這時的植物處于半休眠狀態,水分蒸發量減少,根部吸收水分緩慢,否則極易爛莖死亡。
但也不能過干,因為翡翠珠的莖極細,如長時間不澆水,就容易造成葉肉質皺縮,養分水分輸送失調,造成枯枝、死枝且難以恢復。所以要掌握適時澆水,一般選擇在傍晚每4~5天左右澆一次。秋后逐漸減少澆水量,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
施肥:佛珠吊蘭春秋季應"薄肥勤施",常在葉面噴施1~3‰的氮肥和磷酸二氫鉀有利于使它更加翠綠肥大,提高觀賞價值。生長旺期每月施兩次稀薄液肥。肥料以氮肥為主,但金心和金邊品種不宜施氮肥過量,否則葉片的線斑會變得不明顯。
修剪:佛珠吊蘭如果莖葉伸張得過長,可進行修剪,剪下的莖可作為插穗,等扦插苗長到3~5節進行摘心,以促進側芽的生長,從而使株形勻稱豐滿。
病蟲害防治:佛珠吊蘭其實很少出現蟲害,但是還是有這種情況。一般來說佛珠吊蘭的最常見的病就是蚜蟲病,為春季發生。當遭遇此類現象,應以500倍氧化樂果殺滅。而夏季則會出現螨蟲,可用三氯殺螨醇1000倍殺滅。蟲害之時,注意增加頁面濕度,可減少蟲害,另外通風設施也要做到位。
繁殖方法:可扦插繁殖。枝蔓極易生氣生根,可于春秋剪下幾節,一半埋入沙子或疏松的土中,保持濕潤但不積水,很快就會生根以供栽植 (春秋季約半月,而冬夏則不易生根,遇盆株不夠均勻豐滿卻生長過長的情況時,就可以采用這種措施予以彌補。)吊蘭可用分株繁殖。
除冬季氣溫過低不適于分株外,其它季節均可進行。盆栽2—3年的植株,在春季換盆時將密集的盆苗,去掉舊培養土,分成兩至數叢,分別盆栽成為新株。吊蘭也可利用走莖上的小植株繁殖。在生長季,剪取走莖上的小植株,種植在培養土中或水中,待小植株長根后移植至盆中。此外,還可用種子播種,但一般少用。
佛珠吊蘭的養殖注意事項
1、佛珠吊蘭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能夠耐高溫,也能適當的耐低溫,但是長期處于低溫環境中也容易出現凍害情況。并且在低溫和高溫環境下,植物基本上陷入休眠狀態,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少澆水施肥,否則很容易引起植物根系腐爛的情況,若是出現這種情況,應立即剪去植物腐爛的根系,將其健康的部分進行扦插。
2、春秋季節是佛珠吊蘭成長的旺期,這個時候植物的需求量大,因此應該薄肥勤施。每個與就可以施肥兩次,同時為保持佛珠吊蘭葉子更加的青翠肥大,可以適當的在葉面噴灑一些氮肥或者是磷酸二氫鉀,提高植物的觀賞價值。
同時養殖是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發現蟲害要及時的治療,日常養殖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風以及增加葉面濕度。此外佛珠吊蘭養殖澆水不能過多,也不宜太頻繁,防止積水情況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