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衣草(拉丁學名: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又名香水植物,靈香草,香草,黃香草,拉文德。屬雙子葉植物綱、唇形科、薰衣草屬的一種小灌木。莖直立,被星狀絨毛,老枝灰褐色,具條狀剝落的皮層。

葉條形或披針狀條形,被或疏或密的灰色星狀絨毛,干時灰白色或橄欖綠色,全緣而外卷。輪傘花序在枝頂聚集成間斷或近連續的穗狀花序;苞片菱狀卵形,小苞片不明顯;花萼卵狀筒形或近筒狀;花冠長約為曹的二倍,筒直伸,在喉部內被腺狀毛。小堅果橢圓形,光滑。

薰衣草的播種方法

1、溫水浸種:熏衣草的種子要用40度溫水浸泡,可以提高提高薰衣草種子發芽率,水涼后繼續浸泡24小時,這樣容易發芽。

2、播種方法:一般種子稍大些的(如熏衣草、鼠尾草),可以每個容器里點播2~3粒,發芽后視小苗生長狀況留一株較強壯的,種子細小的(如馬約蘭),可以撒播,用手沾一些種子,輕輕撒在土上,發芽后間苗。酌情留1~3株小苗。

3、種子覆土:種子覆土厚度要看種子大小,一般為種子直徑的2~3倍,細小的種子土要薄些,薰衣草種子大可以土蓋的厚些,有些種子趨光性強,可以不覆土(如香蜂草、彌迭香)。

4、澆水保濕:熏衣草播種后要澆透水,澆水要用細噴壺,不能用力,以免將種子沖走,最好用坐盆法,就是用大盆盛2/3盆水,將容器坐到盆里,讓水從容器的底孔漫漫滲入。

大盆里的水位不要超過容器中土的高度,播種后容器上面要蓋上保鮮膜,保鮮膜上刺幾個小洞透氣,把容器放在陽光下,保持20度左右的溫度,大部分種子一周后可以發芽。

5、發芽管理:薰衣草種子發芽后,可以把保鮮膜拿掉,種子小的,可以等小苗稍強壯一些再拿掉。

6、適時上盆:薰衣草種子發芽后,小苗長出4~6片真葉后就可以上盆了,剛開始上盆要用小盆,等小苗長大后,再酌情更換大盆,換盆時要等土干一些的時候再換,先在小盆中加入一半以上,有一定肥力的培養土。

為了不破壞根系,移植時不需抖落根部附近的土壤,將其直接移入小盆,再將土壤添滿根部,移植后一定要澆透水,并遮陰幾天,然后就可以放到陽光下養護了。

薰衣草的栽培條件

1、溫度:薰衣草為半耐熱性,好涼爽,喜冬暖夏涼,生長適溫15~25℃,在5~30℃均可生長,長期高于38~40℃頂部莖葉枯黃,北方冬季長期在0℃以下即開始休眠。

2、水分:薰衣草是一種性喜干燥、需水不多的植物,返青期和現蕾期需水量多,開花期需水量少,結實期水量要適宜,冬季休眠期要進行冬灌或有積雪覆蓋。

3、日照:薰衣草屬長日照植物,生長發育期要求日照充足,全年要求日照時數在2000小時以上,植株若在陰濕環境中則會發育不良、衰老較快。

4、土壤:薰衣草根系發達,性喜土層深厚、疏松、透氣良好而富含硅鈣質的肥沃土壤,酸性或堿性強的土壤及黏性重、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塊都不宜種植。

薰衣草的花期養護

1、施肥:薰衣草對肥料的要求不高,在其生長迅速的春季(3~5月),可按月追施氮、磷、鉀復合肥,配制溶液澆灌,濃度1%即可。過多的氮肥易造成徒長。

2、整形:開花后,在花下第一個節處剪去,并順便將植株修剪成半球型。平時,隨時剪去干枯的枝條。為了控制植株高度或得到更好的株型苗鈺霦,在夏末秋初適當重剪,促發新枝。

3、病蟲害防治:少有蟲害。病害主要是根腐病,在高溫和積水環境下發病率最高。防治方法:用多菌靈、百菌清800倍溶液灌根,每月一次,特別是6~10月,注意防止積水,保持空氣干燥。

4、光照:薰衣草為長日照植物,光照對其發育和芳香油的形成有極重要的作用。過分遮光會造成徒長,同時易感病。在家庭中,薰衣草應放在陽光充足的陽臺上。

5、溫度:英國薰衣草(L.angus-tifolia)能耐-30℃的絕對低溫,也能忍受41℃的高溫,但冷涼環境最為適合。法國薰衣草喜溫暖環境,耐-10℃的低溫,上海地區可地栽。

6、濕度:薰衣草喜干燥環境,家庭養切忌經常澆水。

7、翻盆換土:薰衣草生長迅速,每年需換盆一次。第一年的幼苗用12~16厘米盆徑的花盆即可,第二年須換成20厘米盆徑的花盆。

薰衣草葉子發黃怎么辦?

1、光照不當使葉子發黃:薰衣草喜歡陽光,可以把薰衣草盆栽放到陽臺上養殖。注意光照不可過強,否則就會造成葉子發黃。夏天的中午最好把花盆移到蔭涼處,避免強光直射。

2、通風不良使葉子發黃:通風良好的環境薰衣草長勢良好,一定要把它放到通風良好的地方,讓其自由的呼吸新鮮空氣,否則它會用葉子變黃來提醒你的。當然也要注意避免暴風或強風的侵襲。

3、澆水不當使葉子發黃:薰衣草不交耐旱,澆水次數不能過多,特別是盆栽,要等到盆中花土干了后再澆水。澆水時盡量不要弄濕葉子及花,一次的水量也不要太多,避免盆中出現積水。

4、施肥不當使葉子發黃:薰衣草施肥一定要適度,一次量不可過多,次數不能太頻繁。一般每三個月用一次基肥,花朵開放之后就盡量少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