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嬌花是一種非常優雅的球根花卉,葉片翠綠叢生,紫色的小花俊俏可愛,十分嬌艷,雖然外觀與韭菜十分相似,但紫嬌花氣質高貴,充滿爛漫情意。養一盆紫嬌花也會給你帶來很多樂趣,為室內增添一抹生機,那你知道紫嬌花要怎么種植嗎?下面好花網為大家詳細介紹下吧。
生長習性:喜光,栽培處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但不宜庇蔭。喜高溫,耐熱,生育適溫24~30度。對土壤要求不嚴,耐貧瘠。但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上開花旺盛。
土壤:紫嬌花在養殖時土壤的選擇也很重要,最好選擇腐葉土和砂土以及園土等材料按一比一的比例來混合配制,而且在花盆底部要施足腐熟的堆肥或者骨粉,這樣才能讓紫嬌花在栽種以后吸收到豐富養料。
施肥:一般在生長期施稀釋液肥2-3次,以促其株苗生長發育。將近孕蕾開花時,施1-2次磷、鉀肥,以保證株苗在孕蕾和開花期有充足營養,不僅可使花朵碩大,色鮮,并可促進球莖的發育。大面積栽植,要注意通風透氣和適當遮陰,若小面積栽植或盆栽,對花多而枝稈纖細柔弱的觀賞品種要設立支架,以防花枝折斷。
澆水:紫嬌花在養殖期間澆水也有一定的技巧,平時要保持盆土濕潤,而且在它進入生長旺季或者炎熱的夏天以后要及時增加澆水次數,并向的葉片以及花盆周圍噴水,用來增加空氣溫度,但是不能讓花盆中的分土過濕,不然會讓它的鱗莖出現腐爛,引發爛根,有時還會讓它的葉片發黃或者直接脫落。
溫度:溫度管理也是紫嬌花養殖過程中應注意的一個問題,因為只有讓植株在適當的溫度下生長,紫膠花才能生長得更好,如果溫度過高會讓它的葉片發黃枯萎紫嬌花適宜的生長溫度在24-30攝氏度之間。太高或太低不利于其生長。
播種:播種前要將盛有培養土的花盆浸入水中,讓水通過盆底慢慢滲入到培養土之中,注意不能進水過多,然后可將種子均勻灑在土壤表面,覆蓋一層薄土,放于陰涼的環境中護養,一個月內就會發芽。
換盆:盆栽紫嬌花每年換盆一次,換上新的培養土和基肥。此外,紫嬌花生長期每周還要轉動花盆一次。不然植株容易偏長,影響美觀。
光照:紫嬌花是一種愛光的植物,所以我們應該在栽培過程中保持足夠的光照,這樣它就能更好地進行光合作用,植物也能更好地生長。然而,進入夏天后,因為光線很強,我們仍然需要適當遮擋以避免燒毀植物。
修剪:為使鱗莖充實,開花后應及時剪去殘花,以減少養分消耗。大面積栽植,要注意通風透氣和適當遮陰,若小面積栽植或盆栽,對花多而枝稈纖細柔弱的觀賞品種要設立支架,以防花枝折斷。
病蟲害及時防治:當我們培養紫嬌花時,如果不夠仔細很容易讓病蟲害侵蝕它。這種問題對植物非常有害,所以我們發現它出現病蟲害時必須首先處理,因為它病蟲害的時間越長,就越難治愈。至于具體的治療方法,我們要根據不同的病蟲害針對相應的管理。
紫嬌花常用的繁殖方法
紫嬌花為球根花卉,成株叢生狀,所以人工繁殖時除了我們常用的播種法還可以用鱗片扦插、分球等方法進行繁殖。好花網就為你介紹一下即可用于觀賞又可食用的紫嬌花的繁殖方法與注意事項。
養殖紫嬌花時要對它的繁殖方式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種植物有多種不同的養殖方法,像鱗片繁殖、鱗莖繁殖以及珠芽繁殖還有播種繁殖等,不過在生活中球芽繁殖最為常用,它可以選擇取紫嬌花腋下生出的小珠芽,在花凋謝以后球芽沒有脫落時,直接取出然后栽種就可以。
1、播種法繁殖:播種屬有性繁殖,主要在育種上應用。方法是:秋季采收種子,貯藏到翌年春天播種。播后約20-30天發芽。幼苗期要適當遮陽。入秋時,地下部分已形成小鱗莖,即可挖出分栽。播種實生苗因種類的不同,有的3年開花,也有的需培養多年才能開花。因此,此法家庭不宜采用。
2、分小鱗莖法:如果需要繁殖1株或幾株,可采用此法。通常在老鱗莖的莖盤外圍長有一些小鱗莖。在9-10月收獲百合時,可把這些小鱗莖分離下來,貯藏在室內的砂中越冬。第二年春季上盆栽種。培養到第三年9-10月,即可長成大鱗莖而培育成大植株。此法繁殖量小,只適宜家庭盆栽繁殖。
3、鱗片扦插法:此法可用于中等數量的繁殖。秋天挖出鱗莖,將老鱗上充實、肥厚的鱗片逐個分掰下來,每個鱗片的基部應帶有一小部分莖盤,稍陰干,然后扦插于盛好河沙(或蛭石)的花盆或淺木箱中。
讓鱗片的2/3插入基質,保持基質一定濕度,在20度左右條件下,約1個半月,鱗片傷口處即生根。冬季濕度宜保持18度左右,河沙不要過濕。培養到次年春季,鱗片即可長出小鱗莖,將它們分上來,栽入盆中,加以精心管理,培養3年左右即可開花。
4、分珠芽法:分珠芽法繁殖,僅適用于少數種類。如卷丹、黃鐵炮等百合,多用此法。做法是:將地上莖葉腋處形成的小鱗莖(又稱“珠芽”,在夏季珠芽已充分長大,但尚未脫落時)取下來培養。
從長成大鱗莖至開花,通常需要2-4年的時間。為促使多生小珠芽供繁殖用,可在植株開花后,將地上莖壓倒并淺埋土一將地上莖分成每段帶3-4片葉的小段,淺埋莖節于濕沙中,則葉腋間均可長出小珠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