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葉日中又名花寶綠、舌葉花、佛手掌等,鮮綠色且植株嬌小,非常適合盆栽,常用擺放在書桌、窗臺等處,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寶綠原產于南非,現在在世界各國多有栽培,是比較常見的多肉植物品種。寶綠怎么養,寶綠如何繁殖,下面小編就介紹下寶綠的養殖方法及繁殖方法。

彎葉日中花,別名是佛手掌,拉丁文名:Mesembryanthemum uncatum Salm-Dyck. 番杏科、日中花屬多年生,莖肉質,叉狀分枝。葉片舌狀或三角狀線形,肥厚多肉,鮮綠色,交互對生,緊密排成2列,頂端具鈍彎鉤,基部合生。花頂生,具細長梗,橙黃色,花瓣和雄蕊均多數;花托膨大。花期5-6月。

形態特征:多年生,莖肉質,叉狀分枝。葉片舌狀或三角狀線形,肥厚多肉,鮮綠色,交互對生,緊密排成2列,長約6厘米,寬約1.5厘米,頂端具鈍彎鉤,基部合生。花頂生,具細長梗,橙黃色,直徑約2厘米;花瓣和雄蕊均多數;花托膨大。花期5-6月。

彎葉日中花的養殖方法

溫度:喜溫暖,生長最適宜溫度為18?22°C。不耐寒, 越冬溫度宜維持在5°C以上。也畏炎熱高溫氣候,30°C以上對植 株生長不利而進入半休眠狀態。應采取遮蔭、向植株及四周環境 噴水和加強通風等措施降低溫度,營造較為涼爽的小氣候。

光照:寶綠喜歡半陰的環境。因此要避免太強烈的光照,但也不可太陰暗。在五月份到九月份,遮光度在百分之五十就可以。平時,散射光照射比較適宜。這樣,它的長勢和開花都有利。在冬季,光照時間可以適當長一些。

澆水:肥厚的肉質葉中有發達的儲水組織,因而十分耐干 旱。即使葉片因干旱而發蔫也不要緊,只要澆些水,變軟的葉片又 會挺起來。但不耐水濕,盆土偏濕會使植株徒長、開花減少,過于 濕澇還會導致植株爛根。

春、秋生長時期的澆水應掌握“干濕相間 而偏干”,一定要待盆土干后才能澆水。但春天植株進入開花期時,應適當多澆些水。夏季植株休眠時應控制澆水,高溫而多濕極 易引起植株爛根。入冬后要減少澆水,澆水多時容易引起爛葉。

施肥:成長旺盛期間需要。在此階段,每半個月追施一次肥料,選擇含有氮、磷、鉀的復合肥。這樣可以促進它的長勢和開花。入秋之后,不要再用氮肥,磷、鉀肥可以適量用。進入冬季,就不需要施肥了。

換盆:每2年左右翻盆1次,通常在春季開花后進行。喜疏 松、通透性強的砂質壤土,基質可用腐葉土、園土和粗砂等材料配 制。種植時應多墊排水層,以利排水。通常植株在栽植一年后會老化,需扦插或播種更新,以保證葉片肥厚青翠,開花繁多。

播種繁殖:多肉寶綠可以采用播種繁殖的方式,寶綠播種繁殖但是要在寶綠開花的時候,注意收集種子,寶綠播種期為4月下旬到5月中旬,在室內進行盆播。

在20~24℃的室溫下10天后開始萌芽,出苗迅速而整齊。幼苗長到3厘米以上時分苗栽入小花盆中,苗期應適當遮蔭,盆土略顯濕潤即可,不要澆大水。

扦插繁殖:2年生以上的寶綠(又名佛手掌)盆株莖稈基部的葉片開始脫落,這時由葉痕處的隱芽萌發而抽生側枝。可將側枝從基部剪下來,摘掉基部幾片葉子,露出莖稈后插入濕潤的素沙土中,沙土變干后少滴些水,放在溫暖的室內適當蔽蔭,20天后即可生根。

寶綠的觀賞價值:寶綠的葉片肥厚多汁,翠綠透明,形似翡翠,清雅別致。冬季正月開花,花朵金黃色,灼灼耀眼,古分惹人喜愛,能夠為家中增添一抹亮色。

寶綠適宜盆栽,陳設在書桌、窗臺、幾案、小巧玲瓏,都非常雅致,有很強的觀賞價值。可用來裝飾窗臺和美化陽臺。當葉簇垂到盆沿以下時,可以采用吊掛陳設,從而彌補盆面光禿的缺陷。

彎葉日中花的病害防治

病因:主要由鐮孢屬輪枝孢屬真菌和假單胞桿菌屬細菌分別引起的枯萎病、黃萎病和青枯病等的總稱。引起枯萎病的鐮孢屬真菌有較高的寄生專化性,如尖鐮孢菌有70多個專化型分別侵染一定的寄主,輪枝孢屬真菌雖然同種的寄主范圍很廣,但致病力有明顯的不同,青枯假單胞菌在不同寄主上致病性也有明顯差異。

癥狀:受害植株維管束被侵染,一般至成株期才顯癥狀。初期葉片呈失水狀,或出現黃色斑塊、網紋狀褪色斑等,重病株葉片相繼脫落,最終全株枯死。有的病株明顯矮化。主要特征是維管束變黃褐色或褐色。細菌青枯病擠壓維管束橫斷面有乳白色粘液滲出,鐮孢菌枯萎病有時在莖基表面長出粉紅色霉層。

發病規律:萎蔫病的地理分布隨病菌生長溫度的不同而異。青枯細菌生長適溫較高(28~36℃),主要分布于南溫帶、亞熱帶和熱帶。黃萎病菌生長的適溫為25~28℃,主要分布于溫帶。

傳播途徑:病菌從根部傷口或根毛侵入,在導管內定殖為害。病原真菌以菌絲體、厚壁孢子和微菌核在土壤、病殘體或肥料中越冬并可存活多年。病害在田間主要通過灌溉水等傳播;帶菌可遠距離傳播。

防治途徑:主要有實行嚴格的檢疫保護無病區,病區選種抗病、實行、消毒帶菌種子,重病田實行改種或土壤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