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瓶蘭別稱象腿樹,為假葉樹科酒瓶蘭屬樹狀多漿植物,原產墨西哥干熱地區,盆栽種植一般高0 5~1 0米,由于莖干形狀奇特,基部特別膨大,酷似大酒瓶,再加龜裂成小方塊的樹皮和簇生葉姿婆娑,成為非常奇特的裝飾植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酒瓶蘭的養殖方法吧!

酒瓶蘭的生長習性

酒瓶蘭原產于墨西哥東部,1870年被法國人發現,現在世界各地作為觀賞植物被廣泛的種植,我國長江流域廣泛栽培,北方多作盆栽。性喜溫暖、濕潤及日光充足環境,較耐旱、耐寒。

生長適宜溫為16~28℃,越冬溫度為0℃。喜肥沃土壤,在排水通氣良好、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上生長較佳。

酒瓶蘭的養殖方法

土壤

酒瓶蘭較為耐貧瘠,耐干旱,因此盆栽土壤要求排水性較好,適宜生長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中,土壤可用肥沃的園土,腐葉土以及河沙進行混合配制。

溫度

酒瓶蘭性喜溫,生長環境在20-28攝氏度最為適宜,它能夠在33℃的高溫環境中生存,但是卻并不耐寒,一般多為零下13℃左右便會停止生長,冬季的溫度要保持在最低10℃以上,否則會導致基部的腐爛,從而使植株枯萎。

光照

酒瓶蘭適合生長在光照充足的環境中,由于生長力強,因此也耐一定的陰涼。光照不足會導致葉片變得細弱,不利于植株的生存與發育。

除了夏季之外,酒瓶蘭均需接受充足的陽光,以保證它的茁壯成長,在生長的夏季期間,需要對其進行遮陰,遮陰面積達到自身面積的一半以上,一面葉子發黃,枯萎。

接受光照時,要定期移位,方便光照均勻,這樣能夠使植株有一個優美的外形,最好一個半月左右翻轉花盆一次。

水分

酒瓶蘭喜濕。因此空氣的相對濕度應當保持在70%-80%,過低會使葉子變黃,枯萎,或者脫落,黯淡無光,影響到整體的觀賞價值。

酒瓶蘭有著粗壯的根莖,因此耐旱性較好,半年左右不澆水也可生長發育,只要掌握好酒瓶蘭的濕度即可,可以保證盆土稍干,秋冬減少澆水,且盆內不可積水。

施肥

據了解,春、夏、秋是酒瓶蘭的生長旺季,每2-3周施1次液肥或復合肥,促進基部膨大。在施肥時,種植人員應注意增加磷、鉀肥,氮、磷、鉀比例為5:10:5。冬季應停止施肥。

換盆

只要養護得法,酒瓶蘭就會生長很快,當生長到一定的大小時,就要考慮給它換個大一點的盆,以讓它繼續旺盛生長。換盆用的培養土及組分比例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

脫盆:把要換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輕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動而與盆壁分離,把花盆倒過來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與中指輕輕夾住植株,手腕與指尖頂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從底孔把根土向下頂,讓植物脫出來。脫出來后,用雙掌輕輕拍打盆土,讓多余的土壤脫落。

花盆準備:選一適當大小的花盆,盆的底孔用兩片瓦片或薄薄的泡沫片蓋住,既要保證盆土不被水沖出去,又要能讓多余的水能及時流出。瓦片或泡沫上再放上一層陶粒或是打碎的紅磚頭,作為濾水層,厚約2~3公分。

排水層上再放有肥機肥,厚約1~3公分,肥料上再一薄層基質,厚約2公分,以把根系與肥料隔開,最后把植物放進去,填充營養土,離盆口約剩2~3公分即可。

蟲害

生理病害夏季強光照射引起灼傷;冬季低溫造成凍害。可通過環境管理手段加以防治。 葉斑病發病時噴施75%百菌清600倍或50%多菌靈500倍液。每隔7至10天噴1次,連續2至3次。

細菌性軟腐病發病初期噴施農用鏈霉素1000倍液,或澆65%敵克松800倍。 矢尖蚧天敵防治:天敵有短緣毛蚜小蜂、長喙毛呀小蜂、黃金蚜小蜂和紅點唇瓢蟲。 藥劑防治:若蟲盛孵期及時噴施40%氧化樂果或50%殺螟松1000倍液。

修剪

在冬季植株進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蟲、枯死、過密等枝條剪掉。也可結合扦插對枝條進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