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的花十分的漂亮,許多家庭都有養殖秋海棠,今天好花網就來說說秋海棠的養殖方法。
盆土:栽培秋海棠的盆土要求比較高,要求有機質豐富,而且還要排水好、保水也要好,重粘土和沙土都是不宜用。盆土需要在使用前調制好。一般盆土的配制比例是園土60%,腐熟堆肥和腐葉土40%。
在盆土中還要混入肥料。肥料的種類和數量,按1立方米盆土計箅,需餅肥15-17,5公斤,骨粉10-12.5公斤,草木灰10公斤。盆土的pH值要保持在6.5-7.5的中性土壤。
盆土調制應在應用前5-6個月進行。將腐葉土、堆肥土與普通園土摻和均勻堆積,每隔10-50天翻拌1次。第二次翻拌時,摻入肥料一起堆積發酵,用前過篩。盆播種苗在3-4片葉、扦插苗在發根后10-15天,即可分栽上盆。
澆水:上盆后的管理,在冬季每天澆水1次就可以了,一般澆水是在中午前后進行;夏天澆水的次數稍多,每天早晚各澆1次,在秋海棠夏季的生長旺季,還要注意每天噴霧,使相對濕度保持在56%-60%。春、秋每天也只要澆水1次,有時晚間可根據天氣情況補充澆水即對現于的盆澆少的水。
施肥:上盆半月后,應放寬盆間距離,促進側枝鍵壯,并追施稀薄肥1次。肥料的比例以N:P:K為3:1:2或2:1:2為好,再補充微量元素即可。肥料的濃度一定不能太高,否則容易燒根,以后每隔20-30天追肥1次。
光照和溫度:秋海棠對于光照和溫度也要求比較嚴格,對光照和溫度的調節,根據種類而異。一般生長期控制在24攝氏度左右就可以了,夏季要加強通風避免高溫多濕。休眠期保持10攝氏度左右,這時要減少澆水,避免葉面積水。
對光照的要求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喜陰,如蟆葉秋海棠,楓葉秋海棠、撒金秋海棠,毛葉秋海棠,這類秋海棠可以放在室溫中養護,注意適當的遮陰。一類喜光,如四季海棠、竹節秋海萊、銀星秋海棠。
喜光的秋海棠,每天要有充足的光照,才能使花多色艷。如果光照不足,這類秋海棠就容易引起徒長和落花,但是注意不能有強光直射,如果有光照過強的情況就又容易產生主枝徒長側枝弱的現象。
因此,春季和秋季秋海棠要注意避免直射,夏季時還要注意遮蔭。喜陰的秋海棠,除了冬季、早春和晚秋外都應給半蔭的環境,這樣才能生長得好。
播種繁殖方法:一般情況下四季海棠、球根秋海棠等種類,都可用播種繁殖。
播種繁殖一般要采用淺盆,盆底需要填一層粗土粒,上面用使用腐殖土等組成的混合土,比如為腐殖土2份、輕松園土1份、沙1份,這三種土混合后過細篩裝盆。盆土面要平整。播種前需要將盆浸透水。
秋海棠播種繁殖忌密擠和不勻,因此播種時種子宜摻和細沙后再一起撤播。播種后不需覆蓋上土,可以用噴壺噴水,然后盆與蓋紙或玻璃一起保溫,需要將花盆放在陰處。一般經過2-4周后播種的秋海棠就可以發芽。
葉插繁殖方法:秋海棠的葉子容易產生不定芽,因此象蟆葉秋海棠、楓葉秋海棠等種類都可采用葉插。用作葉插的插材的葉子,一定要選充分成熟的葉子,連同葉柄一起剪下。
然后將剪下的葉子乎鋪在沙面上,葉柄需要埋入沙里;然后在葉面上沿主脈大概每隔3—4厘米用刀橫切,最后在葉上放些小石塊或插上竹簽,這樣會使葉片與沙面緊密接觸。這時個子葉插的葉面不能噴水,而需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這樣,經過大概5-6周即可在切口處發根長苗。
枝插繁殖方法:大多數秋海棠的種類都是采用枝插的繁殖方法。秋海棠有枝條離基部4-5個葉以后腋生花朵的習性,因此采取插條繁殖方法時需要先培養母株,也就是說要在生長前留4-5葉把枝上部剪去。
使其抽出壯枝用后于扦插。因為秋海棠的壯枝發根快,成活率高,苗子壯。采取插穂時也不宜用剪的,應用鋒利的刀,這是因秋海棠的莖為肉質,用剪易擠壓受傷,造成腐爛。
秋海棠枝插的繁殖方法育根物以河沙較好。插后要澆透水,以后澆水次數和水量都要盡量減少,防止腐爛。冬季澆水時一定要防止葉面積水造成腐爛,冬季澆水的時間應在中午前后澆水。
以便使葉面水分迅速消失。扦插的溫度一般需要保持在20攝氏度為宜,溫度過高易患病。這樣枝插后一般經過1-2周即可生根。3-4周時即可分栽上盆。
分株繁殖方法:分株繁殖只限于球根和根莖類應用,在栽植時把球根或根莖分割成幾塊,然后將其先放在苗床中進行催芽,出芽后再行上盆。
扦插方法:秋海棠的種子細小,幾乎呈粉面狀,不易采集。在花場中都是扦插繁殖。秋海棠的莖稈大都脆嫩柔弱,腋芽萌發力不強,因此應剪 取枝條先端帶有生長點的部位作插穗,長10厘米,上面應有 3~4 節。
采條前20天應少澆水,便盆土處于相對干旱狀態,迫使 枝梢停止加長生長。采條后先摘.掉下部葉片,保留頂芽附近1-2枚尚未展開的幼葉,用刀片將插條基部一個節位下方1厘米處削平。
桿插基質以純凈的素沙為好,先用小竹棍插孔,再將插條慢 饅送人孔內,人土深3厘米,按實后澆水。插完一盆后在盆邊插 上4根竹棍,將塑料袋罩在上面保濕,但不要罩嚴,以便通氣。 盆土不干不要澆水,在20?24攝氏度的室溫下半個月即可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