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頂紅原產拉丁美洲,我國云南等地栽培最為適宜。性喜溫暖濕潤和陽光不甚強烈的環境,不耐寒。華北地區需溫室盆栽,長江中下游流域可在露天過冬,最好蓋上一層稻萆或木屑,以防凍害。如盆栽需放在室內更為安全。也可在10月上旬挖出鱗莖放在溫暖處,留待第二年栽種。以含腐殖質豐富而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好。
朱頂紅的生長習性
盆栽朱頂紅宜用大而充實的鱗莖,栽種于18厘米?20厘米口徑的花盆中,4月栽培,6月可開花;9月盆栽的放于溫暖的室內,第二年春天3月~4月可開花。同樣要用含腐殖質肥沃壤土混以細沙作盆土。
盆底要鋪沙礫以利排水。鱗莖栽植時,頂部要稍露出土面,將盆栽植株放在半陰處,避免陽光直射。生長和開花期間施2次~3次肥水。鱗莖休眠期澆水量要少,如澆水過多。
溫度又高會發生莖葉徒長,妨礙休眠,影響正常開花。下霜前,必須剪去部分葉片。據試驗,霜前剪葉者花莖可達14厘米~15厘米;未剪葉者花莖較小,只有7厘米,8厘米。
朱頂紅性喜半陰,不耐寒,在湖南可露地過冬。華北各地均作溫室盆栽。
并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最好配制培養土備用。地栽朱頂紅,6月開花,9月以后葉片開始凋萎,植株將要進入休眠。控制水肥,適當給予充分的陽光。
在進入休眠期后,將鱗莖挖出用40攝氏度的溫水浸泡1小時以達到預防鱗莖上出稞的紅色病斑,涼干后,入溫室沙藏,保持大寒前后,將鱗莖上盆,遂漸給以水肥,室溫升高到15—能促其萌發,提前開花。生長季節適當施加追肥便能達到植株旺盛,花色鮮艷,花期長。
朱頂紅繁殖方法
繁殖用播種和分割小鱗莖的方法。種子成熟后即可播種,在18—20攝氏度的情況下,發芽較快。播種苗應給予充分的營養與細致的管理,第三年即可開花。用分離小球莖的方法繁殖,可將大鱗莖周圍的小鱗莖分離開,進行培養,第二年即可開花。
栽培管理
1.溫度:朱頂紅原產于秘魯,生長期要求溫暖濕潤的條件,生長外境要求夏涼冬暖。花芽分化適溫為18-23攝氏度左右,地上部生長發育的下限溫度為8攝氏度左右。
種球有較好的耐寒性,冬予氣候寒冷時為其休眠期。朱頂紅耐半陰環境,不喜過強日照。在復天,盆栽植株應作適度地遮蔭。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但是在中性偏堿的土壤中生長得比較好。
2.澆水與施肥:—般于3月下切到4月中旬進行種植。培養土以砂質壤土為好,也4用泥炭和煤渣配制而成。初栽時少澆水,待葉長出后開始澆水.以后逐漸增加。花葶抽生后增加水量。
生長季節每10天施肥1次,花苞形成前,增施一次磷鉀肥,花后追肥,可使鱗莖健壯充實。人冬氣溫下降,地上部枯死后,剪除枯葉,掘起貯藏于干燥處越冬,或者另行起掘,在盆中或土中蓋適當敷草,也可以安全越冬。若要采收種子,進行人工受粉可提高種子的結實率。
3.促成栽培技術:于12月份將球根掘起,不要將根系切斷,除掉葉片,放入溫室保持20攝氏度左右,可在40?50天之后開花,促成栽培種植床可以用電熱線增溫,并以雙層塑膜保溫,種植間距可一個球靠一個球緊排,糂土到球根頭部稍露出地面為宜。
在栽培過程中,為使葉伸長最佳,起初以15,18攝氏度較好,4-5周以后增高到25攝氏度左右,晝夜溫差以不超過10攝氏度為好。花葶開始伸長后,位盡量在白天換氣使花葶充實。
4.病蟲害防治:蟲害主要有紅蜘蛛,可用40%的三氯殺螨醇乳油1000倍液噴殺。
病害主要有赤斑病和病逛病。赤斑病發中時在葉上出現紅色斑點,并會不斷擴大,最后使葉片祜死;若該病發生于莖基部,則莖彎曲易折斷。可噴1000倍波爾多液防治,或者將球莖用40-441:溫水浸泡1小時,同時,用此法可以防治根線蟲病。
對于根線蟲病,還必須實行土壤消毒,方能取得較好效果。病毒病會使朱頂紅的根葉腐爛,必須用莖尖脫毐技術結合防治害蟲治理病害。
朱頂紅栽培要點,為使朱頂紅多開花,其栽培技術須注意以下幾點:
①盆土中一定要適量摻入一點骨粉,花盆要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②在整個生長期內,每7天?8天追施一次腐熟的液肥。開花期間暫停施肥,花謝后繼續追肥。
③每次花凋謝,若不需要留種,要及時割除花箭,不讓結實,減少養分的消耗,使其第二次開花。④冬季休眠要搬進室內暗處,室溫一般保持3攝氏度左右,不宜高。
⑤于毎年3月底或4月初將盆搬出室外養護。發葉后即開始追肥,出花箭后可適當加大追肥量。⑥每3年換盆一次,上盆時除母球外再留二三個較大的子球,可使一盆朱頂紅多出花箭、多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