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吐珠,一種美麗的花卉,看過的朋友應該印象深刻,它白色的花萼,紅色的花瓣,搭配起來異常美麗。而美麗的花卉,都有自己獨特的花語,那龍吐珠的花語是什么呢?龍吐珠有什么寓意嗎?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了解龍吐珠,下面就隨好花網一起去看看龍吐珠花語和傳說。
龍吐珠(學名:Clerodendrum thomsonae Balf.):馬鞭草科灌木,幼枝四棱形,被黃褐色短絨毛,老時無毛。葉片紙質,狹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頂端漸尖,基部近圓形,全緣;
聚傘花序腋生或假頂生,二歧分枝;苞片狹披針形;花萼白色,基部合生,中部膨大,裂片三角狀卵形,頂端漸尖;花冠深紅色,外被細腺毛,裂片橢圓形;雄蕊4,與花柱同伸出花冠外;柱頭2淺裂。核果近球形,外果皮光亮,棕黑色;宿存萼不增大,紅紫色。花期3-5月。
龍吐珠原產熱帶西非,在中國栽培歷史并不長,花形奇特、開花繁茂,主要用于溫室栽培觀賞,全草可入藥。作為南國奇葩的龍吐珠,其花皆屬苞片組成的棱形花萼。
龍吐珠特征:龍吐珠為多年生常綠藤本。株高2~5米,莖四棱;葉對生,長圓形,長6~10厘米。聚傘形花序腋生;春夏開花,花甚美麗,萼白色較大、花冠上部深紅色,花開時紅色的花冠從白色的萼片中伸出,宛如龍吐珠,故名。
柔弱的木質藤本植物,莖四棱。單葉對生,深綠色,卵狀矩圓形或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渾圓,葉脈由基部三出,全緣,有短柄。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呈疏散狀,二歧分枝。
花萼筒短,綠色,裂片白色,卵形,宿存,花冠筒圓柱形,柔弱,5裂片深紅色,從花萼中抻出,雄蕊及花柱很長,突出花冠外,花期春夏 。果實肉質球形,藍色,種子較大,長橢圓形,黑色。
龍吐珠的花語是:珍貴純潔、內心熱誠。龍吐珠原本名稱為“珍珠寶塔”,來自非洲。后來進入荷蘭市場,當地華僑為圖吉利改名為“龍吐珠”,之后在我國廣泛流傳。
龍吐珠葉色濃綠,花萼如玉,花冠緋紅,富有詩情畫意。盆栽點綴窗臺或陽臺,體姿俊美,鮮明新奇。夏天,龍吐珠雖然并不像杜鵑花那般的萬紫千紅,也沒有玫瑰那種妖艷的魅力,但它卻頑強地抗御酷暑,把蘊藏生命之火的紅珠,吐完一顆又一顆。
寓意:龍吐珠花期可以在夏季,到那時,它的花朵雖然沒有其它花卉那樣五顏六色,但卻不畏炎熱,頑強的生長在夏季的天空下。遠遠望去,龍吐珠還會吐出一顆顆紅色的珠子,這讓人瞬間感覺到了生命之頑強。所以龍吐珠有什么寓意,它寓意著頑強!
花朵有毒嗎?
好多花友問,龍吐珠到底有沒有毒,能不能放在室內養殖。好花網在這里解答一下,以免想養的花友錯過這么美麗的植物。龍吐珠是沒有毒的,可做家庭盆栽養護,裝飾家居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夜晚是植物的呼吸作用最盛的時候,人也在進行呼吸,如果是放在臥室養殖的話,夜間最好還是搬出去的好!
觀賞價值:該種為美麗的觀賞植物,開花時深紅色的花冠由白色的萼內伸出,狀如吐珠。花形奇特、開花繁茂,其花皆屬苞片組成的棱形花萼,像一個個奶白色的“楊桃仔”,在它尖端的裂口間,吐出五根絳紅的花兒,疏密勻稱地布滿在葉片之上,如同把蘊藏生命之火的紅珠,吐完一顆又一顆。
一般盆栽因受剪枝的限制,植株長得很矮。主要用于溫室栽培觀賞,可做花架,也有作盆栽點綴窗臺和夏季小庭院,與供公園或旅游基地砌作花籃、拱門、涼亭和各種圖案等造型,為游客增添雅興。
功效與作用
龍吐珠是我國傳統的一種中草藥,龍吐珠在中醫上屬于味酸甘微苦而藥性屬涼,是無毒的,龍吐珠可以行氣活務,也可以退癀解毒。龍吐珠在醫學上常用來治瘀血作痛,如果被蛇蟲咬傷了使用龍吐珠也是很不錯的。
龍吐珠在醫學上常用來治一些產婦的產后下血腹痛,這個藥方如下:取2兩九龍吐珠,放在鍋里面再噴酒炒制,再炒到微焦為好,再和食米一起煎燙服用。
龍吐珠治治蛇蟲咬傷的藥方如下,取四兩干的九龍吐珠,再浸酒二十兩需要浸兩個星期才可以合釤,用這些藥來涂傷口,再內服一小杯這種酒。龍吐珠除了在中醫上使用以外,龍吐珠還是很不錯的一種園林植物,是不錯的花卉植物,一般用來作盆裁特別好看。
龍吐珠的傳說
故事是這樣的:在十八世紀中葉,一名科斯·湯姆森的英國旅行家,有一天他來到了非洲,無意中看到許多黑皮膚的美眉,她們用龍吐珠花串成頸鏈,飾持胸前,一黑一白,反差強烈。
這“龍吐珠”頓時引起了湯姆的興趣,于是就把它采得種苗帶回英國試種。培育成功后,因為“龍吐珠”是首次出現在歐洲大陸,所以當時植物學家認為湯姆是第一個發現者,遂以他的名字命名。到十九世紀末期,馬里開始經營這種花草,他自己改名為“珍珠寶塔”,這比用人名好聽多了。
接著到了二十世紀,珍珠寶塔進入了國際花卉市場。剛開始時,珍珠寶塔銷量并不怎么好,直到一位華僑工人的出現,他針對花客喜愛吉祥的心理,建議改用“龍吐珠”的花名來招攬顧客,立即受到老板的采納。結果生意非常興隆,幾乎遠銷世界各地。此后,龍吐珠之名就流行全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