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梅是一種一年四季都會開放的花,它的花色豐富多變,從初開到完全綻放會不斷變換顏色,所有才有五色梅,七變花之稱。太過于美麗的事物總是不易接近,五色梅雖然美麗可是它的花葉卻具有毒性,大家要小心。下面好花網給大家整理了五色梅的花語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五色梅(學名:Lantana camara)同馬纓丹,客家人稱之為綿鼻公花。原本主要分布于南美洲、西印度,馬櫻丹屬(Lantana)常綠灌木。一般花期大約是在4月中、下旬到隔年的2月中旬左右,不過也因氣候與溫度的影響。
幾乎整年都能看到開花,可說是常盛的植物。一叢花序之中常會有多色的變化,所以別名也稱為五色梅、五彩花;同時枝葉含有特別的刺激氣味,所以馬櫻丹也有臭草、臭金鳳等別名。在臺灣大約于1645 年由荷蘭人引入,因繁殖力強,目前為臺灣平地野外普遍可見的外來種。
五色梅什么時候開花
五色梅的花期大約在4月中、下旬到隔年的2月中旬左右,不過在南方地區,五色梅一般直接露地栽植,如果養護得當,五色梅一年四季都在開花,在北方地區,五色梅一般是盆栽養殖,在7-8月開花最旺。
五色花有毒嗎
這么美麗多彩的五色花有毒嗎?五色花的花葉是有毒的,誤食會導致腹瀉、發燒。五色花有特殊的氣味,它的氣味是沒毒的,對人體沒有任何傷害。五色梅的枝葉與花朵中揮發出蚊蠅敏感的氣味,具有很強的驅逐蚊蠅功效。
五色梅雖然有毒,但是只要我們了解它的生長習性,不要去直接觸碰它,是不會對我們有傷害的。而且五色梅全株都可入藥,五色梅的根有清熱解毒,散結止痛的功效,五色梅的枝和葉有祛風止癢,解毒消腫的功效。
五色梅的花語
對于一種植物的花朵,一般都會有不同的說法,不同的地區都會有比較大的差異。關于五色梅,關于它的花語的說法則主要有以下兩種:
1、大方:大方并不僅僅指的是給予別人物品時候的大方,它更加指的是一種處事的態度。在傳說中,受到此話祝福的人,只能是飽經滄桑、閱歷豐富的人。這樣的人歷經過風浪,所以將許多事情都看淡,而更喜歡一種安靜的生活,以安靜的態度為人處世,這也叫大方。
2、開朗、活潑:這個花語跟它的花色有很大的關系。養過的朋友肯定都知道,五色梅的花朵顏色是非常多的。有時候甚至一朵花上就有好幾種不同的色彩。這個特性,會讓人想到孩童的臉,也是多變的,所以便有了“開朗”、“活潑”這兩個花語。
五色梅的作用與功效
1、五色梅能夠止疼去腫:將五色梅搗爛后取汁,賦予跌打損傷的地方,可以很快的起到消炎去腫的作用,因為五色梅的枝葉比較清涼,所以會使得患處有些許冰敷的感覺,緩解痛楚。
2、五色梅能夠治療皮膚疾病:對于那些皮膚瘙癢,經常罹患皮炎的患者來說,將五色梅的新鮮枝葉煎水后清洗皮膚,可以很快達到去除皮膚疾病的效果。
3、五色梅能夠治療感冒風熱:五色梅的涼性,決定了將它煎服飲用后能夠降低人體體內的虛火,對于感冒風熱的癥狀能夠很好的緩解。如果想要五色梅更好地被人體吸收利用,可以加入一些山芝麻,一起煎服飲用,效果更佳。
五色梅觀賞價值
盆景五色梅嫩枝柔軟,適合制作多種形式盆景。可加工制作成單干式、雙干式、臨水式、斜干式等不同形式的盆景。五色梅的葉片較大,樹冠常采用瀟灑的自然型,也可刻意扎成圓片形。
由于生長迅速、萌發力強,耐修剪,造型方法應以修剪為主,再輔以蟠扎和牽拉;五色梅的枝條直而無姿,可用金屬絲進行彎曲。也可用嶺南派“截干蓄枝”的手法進行造型。
五色梅花色美麗,觀花期長,綠樹繁花,常年艷麗,抗塵、抗污力強,華南地區可植于公園、庭院中做花籬、花叢,也可于道路兩側、曠野形成綠化覆蓋植被。盆栽可置于門前、G堂、居室等處觀賞,也可組成花壇。
五色梅的傳說
在閩南語境中,五色梅被稱為“瘋人花”。相傳,有一個女人,誤食了三朵五色梅花,然后就瘋言瘋語,甚至開始撕扯自己的衣服,完全失去理智。后來用五色梅花熬制成湯藥喝下,才解了毒。從那以后,五色梅在福建就被叫做瘋人花了。
這個傳說,有一定的道理。因為五色梅誤食是會出現中毒現象的。不過傳說都會有失真的地方,大家把事實夸張到大家樂意去聽樂意去言說的程度,才能一直流傳下來。誤食五色梅中毒,不可偏聽偏信民間方子,要及時送醫。
五色梅的葉子揉爛之后會有特別強烈的氣味,種子也有毒,大家在修剪和采收種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好防護措施,保護自己的雙手自己的嗅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