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香,又叫千里香,是蕓香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它的葉片小而密集,呈深綠色有光澤。它的花雖無驚人之艷態,然潔白素雅,濃香撲鼻。每至秋季,白色小花開滿枝頭,清香襲人,十分幽雅。
而且它的壽命特長,能加工制成藝術盆景,盤枝錯節,蒼勁古雅,別有風韻,是點綴廳堂客室的理想盆花。是一種常綠灌木觀賞性聞香植物。
一般會種植在家居庭院等地方,開花時花色潔白美麗,花香濃郁迷人,有時可長成小喬木樣,株姿優美,枝葉秀麗,花香濃郁。下面是九里香的養殖過程中的六個要點分享給大家:
九里香怎么養之生態習性
九里香喜溫暖,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0~32℃,不耐寒。是陽性樹種,宜置于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地方才能葉茂花繁而香。開花時可移至窗臺上,滿室芳香,花謝后仍需置于日照充足處。
在半陰處生長不如向陽處健壯,花的香味也淡,過于蔭蔽則枝細軟、葉色淺、花少或無花。常見于離海岸不遠的平地、緩坡、小丘的灌木叢中。喜生于砂質土、向陽地方。
冬季當最低氣溫降至5℃左右時,移入低溫(5~10℃)室內越冬,過早不利于鍛煉其耐寒性。室溫過低易掉葉,影響翌年生長,低于0℃就可能凍死,而室溫過高,植株不能很好休眠,甚至在室內萌芽。
出室時冷風一吹,芽又縮回,待再次發新芽,則影響當年的生長。冬季室溫過高,消耗植株營養,對翌年生長開花不利。生長期間切忌陽光直射,應放在疏蔭下培養,這樣才能使九里香花繁味濃。
九里香對土壤要求不嚴,宜選用含腐殖質豐富、疏松、肥沃的沙質土壤。剛栽種或翻盆的九里香,要澆透水,先置于蔽蔭處10天左右,然后再放置陽光充足、通風良好處養植。
播種
九里香種植最常見的方法有三種,分別是種子播種、壓條種植以及嫁接種植。種子播種可以在三到五月以及九到十月均可播種,而壓條播種一般是在五六月份的時候進行,嫁接則是選在春季生命力最強的時候。
不論是采用哪種種植的方法,我們都需要注意種植的密度,一般是按照每株間隔十五到二十厘米左右進行定植,而在后期移栽的時候最好是行間距和株間距均為五十厘米左右,這樣才能使九里香生長的更旺盛。
施肥
一般2~3年換1次盆,可將骨粉、磷肥和餅肥塊放在盆底。地栽九里香每年追施2~3次有機肥,可促使幼苗生長。5月份進入生長期,施肥應增加到每周一次,肥的濃度也可稍大一些,以4成原汁液肥對6成清水為宜。
并可在盆土表面追施一次油餅渣或腐熟糞末等于肥,每盆50~100克,與表土混合,讓其慢慢吸收。花后可結合修剪,再施入氮磷肥料3~4次,促多次開花。每隔2年可翻盆換土1次,在培養土中應加入適量的磷鉀肥作基肥。
澆水
九里香生長期每月澆1次餅肥水,澆水一般要求不太嚴格,盆土見干澆水即可,澆水不宜過多,土壤過濕易引起落葉。花期澆水要適時、適量,才能保證多開花、開花香。
五月初,要將九里香植株移出室外陽光充足的地方養護。因室外陽光較強,氣候也較干燥,水分蒸發得比較快,澆水就要相應增加,可1~2天澆一次,追肥也要增加到每10天一次。
出室后澆水和施肥都要在傍晚盆土干燥時進行。夏季是植株生長和花蕾形成的季節,而且天氣炎熱,水分需要量多,就應每天澆一次透水,同時中午和傍晚還要在葉面和周圍地下經常灑些水,以增加空氣濕度,減少水分的蒸發。
陽光
九里香是陽性樹種,宜置于陽光充足、空氣流通(每天至少能見五六個小時直射光)的地方才能葉茂花繁而香。開花時可移至窗臺上,滿室芳香,花謝后仍需置于日照充足處,在半陰處生長不如向陽處健壯,花的香味也淡,過于蔭蔽則枝細軟、葉色淺、花少或無花。冬季入室亦應置于陽光充足處。
修剪
九里香的枝葉生長得比較快,而且我們都知道為了能夠將九里香賣個好價錢,那么他的樹形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要經常的給九里香進行修枝和整形,這樣等它們長成之后也就是非常美觀的。
這樣才能出售的更好,受到更多人的喜愛。一般都是在春季的時候進行修枝,主要是講長勢較弱的枝條以及病枝和長得過于茂盛的枝條剪去,這樣九里香的觀賞價值也就是更高。
注意事項
九里香在大面積種植的時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就是我們要注意種植地土壤的通透性,要不定時的給田間進行松土除草,增強田間土壤的通透性同時還可以減少養分的消耗以及促進九里香根系的生長和養分的吸收。
其次就是九里香的種植我們盡可能最好是使用有機肥或者是農家肥,少使用化肥,同時不能偏施氮肥。然后等到天氣轉涼之后我們要減少澆水的次數,同時停止施肥。
最后就是九里香它的抗寒能力較弱,所以在入冬之后我們要搭建大棚用來保溫或通過其他的手段進行溫度調控,最好能保持在二十到二十五度左右,這樣就不會影響到它的生長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