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蘆是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植物。因它浮于水面生長,又叫水浮蓮。又因其在根與葉之間有一像葫蘆狀的大氣泡又稱水葫蘆。鳳眼蓮莖葉懸垂于水上,蘗枝匍匐于水面。
花為多棱喇叭狀,花色艷麗美觀。葉色翠綠偏深。葉全緣,光滑有質感。下面了解下水葫蘆的危害與防治辦法。
水葫蘆的簡介
浮水植物。根生于節上,根系發達,靠毛根吸收養分,根莖分蘗下一代。葉單生,直立,葉片卵形至腎圓形,頂端微凹,光滑;葉柄處有泡囊承擔葉花的重量,懸浮于水面生長。
稈(莖)灰色,泡囊稍帶點紅色,嫩根為白色,老根偏黑色。穗狀花序,花為淺藍色,呈多棱喇叭狀,上方的花瓣較大;花瓣中心生有一明顯的鮮黃色斑點,形如鳳眼,也像孔雀羽翎尾端的花點,非常耀眼、靚麗。蒴果卵形,有種子多數。
水葫蘆根狀莖,粗短,密生多數細長須根;葉基生,蓮座式排列,葉片卵形、倒卵形至腎圓形,大小不一,葉柄基部帶紫紅色、膨大呈葫蘆狀的氣囊。
水葫蘆有紫色亮麗的花朵,最上面的花瓣上有一塊蘭色的扇型斑塊,中央點綴著一個桃形鮮艷黃斑,綠葉杯狀,葉莖基部膨大,使植株能夠漂浮在水面;花莖單生,中部有鞘狀苞片。
水葫蘆原產巴西。現廣布于中國長江、黃河流域及華南各省。亞洲熱帶地區也已廣泛生長。1901年,水葫蘆被作為觀賞植物引入中國,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被作為豬飼料推廣,之后水葫蘆在中國一發不可收拾。
水葫蘆的危害
1、阻斷航道,影響航運和排泄,成為農業、水利、環保的頭號敵人;
2、限制了水體的流動,水體沒有陽光照射,變得發臭,使水體中的溶氧量減少,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長,破壞了河涌生態環境。
3、為血吸蟲和腦炎流感等病菌提供了滋生地,滋生蚊蠅,為蚊子的幼蟲提供了呼吸和繁殖的機會。
4、破壞飲水資源。由于造成堵塞,水體不能自由流動,各種污染源如重金屬元素及其對人體危害的其它微量元素不能有效清除,人直接或間接吸納到有污染的水源。
5、生物入侵,造成生態破壞水葫蘆的繁殖能力極其旺盛,一旦有適合它生長的環境,它便快速生長,并成為當地的優勢物種,抑制或影響其他物種的生長,破壞生態多樣性,極易造成該地區生態惡化,物種單一。
生物圈也存在著平衡,由于各物種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抑制,致使生物圈總是保持著動態平衡;生物圈的這種平衡對抵御外界條件的不良影響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6、對水源采水點的淡水水質的影響。大量的水浮蓮覆蓋水面會使水的PH值降低;CO2濃度增高;水的嗅值濃度、色度增高;水中的酸度也增加,使水資源的使用價值大大降低,直至不能飲用。
水葫蘆的治理措施
1、化學防除
科學工作者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已經在化學防除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比較四種除草劑(克蕪蹤、草甘磷,芐嘧磺隆和惡草靈)對水葫蘆的控制效果研究,表明克蕪蹤效果最顯著,其次為草甘磷,芐嘧磺隆和惡草靈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并不能起到致死作用。
另外,克蕪蹤對專食水葫蘆的天敵——水葫蘆象甲成蟲具有一定的致死作用,草甘磷對其成蟲、卵和幼蟲均無直接影響。41%BIOPORCE水劑防除水葫蘆藥效迅速,效果較好,持效期也較長,未見對水生動物有不良影響。
2、機械攪滅法
對水葫蘆危害較大的水域,可以使用相關機械將水葫蘆攪滅打碎,擴大水體的光照面積,增加水體的流動,確保養殖、捕撈及航運順利進行。
3、人工清除法
即動用人力物力直接將水葫蘆撈起,予以清除。如果是網箱養魚,可使用竹子搭成框架圍在網箱外側,避免水葫蘆進入框內,但這種方法只能對小水面有用。
4、變廢為寶法
水葫蘆可以制作豬或魚飼料予以利用,既可除害,又可為養殖降低成本。但要注意在飼料利用前,必須咨詢養殖專業技術人員,采用正確的方法制作。
在將水葫蘆粉碎打漿后,要加入2%的食鹽拌勻,制成飼料后再用它喂豬或養魚,也可用來培肥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