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花的品種有大葉梔子花和小葉梔子花,大葉梔子花的花朵大而濃香,深受人們喜愛。但是很多人養家中養殖大葉梔子花的時候常因為養護不當導致黃葉、枯葉等問題,那么掌握大葉梔子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對養出一盆漂亮的梔子花就非常重要了。

大葉梔子花是梔子花的一個品種,大葉梔子花的花香濃郁,深受花友們的喜愛。所以也有不少花友選擇在家中養殖大葉梔子花,常會出現花枝枯萎、黃葉、爛根等問題,根本原因就是沒有掌握大葉梔子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微酸性土壤

大葉梔子對土壤的要求比較嚴格,最好用泥土盆養殖,大土壤的pH一定要在5-6之間。透氣性好,有利植株生長。但北方的土壤呈堿性或中性,在此種土壤中,鐵鹽難以溶于水,不能被植株吸收,造成植株缺鐵。

缺鐵會阻擋葉綠色的合成,阻礙光合作用,造成植株死亡。所以,適宜的土壤很重要。除此之外,也可在盆土中摻入少量黑礬粉末,用量為盆土重量的0.5%,生長期10-15天,澆一次黑礬水,也能保證梔子花對鐵的要求。使其能夠正常生長發育。

盆土可以選擇疏松透氣性良好的酸性土壤,如果盆土呈堿性,植株無法吸收鐵元素,讓葉綠素形成受阻,出現葉子發黃、花枝枯萎甚至死亡的情況。

增加空氣濕度

大葉梔子喜歡濕潤的環境,平時保持盆土濕潤,還要適當增加空氣濕度。北方春季干燥,長刮西北風,夏季光照強,水分蒸發快,冬季寒冷干燥。所以春、夏季節應多向葉面噴水以及向周圍地面灑水增加空氣濕度。冬季澆水要少,經常噴喜枝葉,保證葉面潔凈。

補充光照,忌強光

大葉梔子喜光照,但怕強光。若強光照射,葉子發黃、發白脫落。尤其是夏季應放在有遮擋的陽臺或有散射光的地方養護,早晚可移到陽光下,接受光照,以免葉子變黃。

控制溫度

大葉梔子和小型盆栽品種不同,耐寒性差不,冬季應移到室內養護。通常10月中旬移到室內,放在向陽通風良好的陽臺,維持室溫在10~12℃。第二年4月下旬移到室外。

大葉梔子花怎么養

北方養護大葉梔子常因氣候、土壤等條件不適宜其生長發育,而引起大葉梔子葉片變黃甚至全株死亡。為此北方養護大葉梔子,須掌握好以下幾點。

鐵雖然不是葉綠素的成分,但系葉綠素形成的必要條件,所以缺鐵就等于阻斷了葉綠素的合成,因而使光合作用不能正常進行,這就造成植株饑餓死亡的主要原因。

另外鐵又是某些氧化酶的成分,在呼吸中還起到重要作用。如果缺鐵,即會影響植株的正常生理活動。解決缺鐵癥,采用澆“礬肥水”的辦法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北方土壤多呈中性或偏堿性,導致土壤中缺乏可供植株利用的鐵元素,這是引起葉片變黃的主要原因之一。為此,培養大葉梔子要選用肥沃的酸性培養土。一般可用腐葉土4份、園土4份、沙土2份混合配制。

再按每千克培養土拌人1~2克硫磺粉。澆大葉梔子宜用雨水或經過發酵的淘米水。生長期間每隔10~15天澆一次0.2%硫酸亞鐵水或每隔10~15天施一次礬肥水(兩者可相間進行)。這樣既能防止土壤變堿,又能及時給土壤補充鐵元素,從而防止葉子變黃。

葉梔子喜濕潤,除平時需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外,還必須經常注意增加空氣濕度。這是因為北方氣候與南方不同,北方春季干燥,常刮干旱風,夏季光照強度大,天氣炎熱,冬季寒冷干燥。

因此,春、夏季節每天早晚要用清水噴灑葉面并向附近地面灑水,以增加空氣濕度。冬季澆水宜少,但仍需經常噴洗枝葉,保持葉面潔凈。

大葉梔子喜光照,但怕強光曝曬。如遭曝曬,則葉子發黃、發白直至脫落。所以,夏季須放在蔭棚下或具有散射光的地方培養,讓其早、晚見些陽光,以免葉子變黃。

大葉梔子不耐寒,要注意適期人室和出室,一般于10月中旬入室,放向陽處,室溫保持在10℃一12℃為宜。翌春不宜過早出室,通常于4月下旬出室為好。如果能做到以上四點,大葉梔子不僅能在北方安家,而且葉綠花繁并具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