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信子原產于南歐地中海東部沿岸及小亞細亞半島一帶。栽培品種極多,現在世界上荷蘭最多,和郁金香一樣為其極重要的外貿商品,中國各地均有栽培。
風信子的花色彩豐富,引人入勝。而藍色則是所有風信子顏色的始祖。紅、藍、白、紫、黃、粉紅色的風信子,每到春節,芳香陣陣,充滿節日歡樂氣氛。
如果收到的種球有發霉或者腐爛,則需要對種球進行消毒,將種球從包裝中取出后,用多菌靈溶液浸泡 30分鐘,放置陰涼處濾干準備種植。 一定要通風濾干后種植哦!如果收到的種球沒有發霉或者腐爛,則不需要對種球進行消毒!
如何選擇種球:
購買種球一定要選擇有進口檢疫證書的賣家,如果賣家沒有進口檢疫證書那么出售的種球絕大多數都是國產的種球,國產的種球一般品種單一,種球質量很差,更不可能有那么多花色!
土壤的選擇:
風信子應選擇排水良好,不太干燥的沙質壤土為宜,要求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團粒結構好,中性至微堿性,pH值6-7的水平;可按腐葉土5∶園土3∶粗沙1.5∶骨粉0.5的比例配制培養土;
在栽種前,可用福爾馬林等化學藥劑,在土溫10-15℃的情況下,在土壤表面施藥后立即覆蓋薄膜,溫暖天氣3天后,撤去薄膜,晾置1天后進行栽種,保持土壤濕潤。種植前要施足基肥,大田栽培,忌連作。
選擇排水良好的土壤是最為重要的條件。種植前施足基肥,上面加一薄層沙,然后將鱗莖排好,株距15厘米-18厘米,覆土5厘米-8厘米。并覆草以保持土壤疏松和濕潤。
一般開花前不作其它管理,花后如不擬收種子,應將花莖剪去,以促進球根發育,剪除位置應盡量在花莖的最上部。6月上旬即可將球根挖出,攤開、分級貯藏于冷庫內,夏季溫度不宜超過28℃。
上盆:
用壤土、腐葉土、細沙等混合作營養土,一般10厘米口徑盆栽一球,15厘米口徑盆栽2-3球,然后將盆埋入土中,其上覆土10厘米-15厘米,經7-8周,芽長到10厘米以上時,去其覆土使陽光照射,一般10-11月栽植,3月開花。
施肥:
風信子首先對土壤有要求,要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排水性能好、ph值6~7的水平營養土,要注意施好基肥。風信子出苗后讓其見充足陽光,追施液體速效肥1~2次。50~60天后即可開花。風信子要放在陽光充足處,還要注意,每周給風信子補充營養液,或者施肥。
澆水:
風信子喜陽,較耐寒,適宜生長于涼爽濕潤的環境。故需要勤澆水,使土壤濕度保持在60~70%之間,以利于風信子的生長繁殖。
光照和溫度:
風信子栽好后放于陽光充足處,每日在散射光下照曬1到2小時,使其葉與花梗生長健壯,并每天換一個方向,不使其因趨光而偏向一邊生長,若光照不足,或冬季長期干燥,都會導致開花不良;
若看到抽出的花莖太短不能伸長,可將盆花1放于陰暗處數日,促使莖葉徒長,等花莖伸出后后再轉入正常養護。催花的溫度要求在5~10℃。
養殖風信子的注意事項
1、種球的選擇要慎重,因為風信子開花所需養分,主要靠鱗莖葉中儲存的養分供給,故只有選擇表皮無損傷、肉質鱗片不過分皺縮、較堅硬而沉重、飽滿的種球,才能開出豐碩美麗的花。
2、風信子生長只需光照5000Lx以上,就可保持正常生理活動。光照過弱,會導致植株瘦弱、莖過長、花苞小、花早謝、葉發黃等情況發生,可用白熾燈在1米左右處補光;但光照過強也會引起葉片和花瓣灼傷或花期縮短。
3、當溫度過高,甚至高于35℃時,會出現花芽分化受抑制,畸形生長,盲花率增高的現象;而溫度過低,又會使花芽受到凍害。
4、給水培風信子換水時,千萬小心謹慎,因為風信子的根非常脆弱,很容易被折斷,以免傷了根部,影響風信子的生長和開花。
5、球莖有毒性,如果誤食,會引起頭暈、胃痙攣、拉肚子等癥狀,所以要嚴防小孩子誤食。風信子是多年生球根類草本植物,鱗莖呈卵形,許多人對風信子的鱗莖過敏,引起皮膚紅腫,所以不要直接接觸其鱗莖,要觸碰時就戴一雙手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