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程度而言,錢這種東西是最不值錢的,因為錢沒了可以再賺,但生活翻過去一頁就是一頁了,千金難買。

我們努力掙錢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因為攢錢而委屈了自己的生活,這樣就失去了掙錢的意義。有一句話:“道德的完美無缺,在于把每一天當作生命的最后一天來度過。”后半句我一直奉為圭臬。

錢可以買到最精美的鐘表,但是卻買不到逝去的時間。人生如白駒過隙,倘若不及時行樂,則老大徒傷悲。

及時行樂不是消極地揮霍,用物質填充空虛的生命。而是在自己經(jīng)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負自己每天的生活。及時行樂也不是燈紅酒綠,夜夜笙歌。而是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圍里,保證你的生活質量。

“因為我既不生活在過去,也不生活在未來,我只有現(xiàn)在,它才是我最感興趣的。” 

也許有人說:“我努力攢錢是為了以后的生活。”但倘若你現(xiàn)在不能對你的生活負責,又何能保證以后生活得美好。

人活著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應珍惜眼前的生活,不戀過往,不期未來,把每一天都活出自己想要的姿態(tài)。

節(jié)儉是美德,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不管花錢還是攢錢都得適度,用錢過度則奢,但一味地攢錢,人生則失去了樂趣,也影響了生活品質。 

我的一個同事,每當工資發(fā)下來的時候就會馬上做出妥善的安排。

他衡量每月的收入和支出,然后給自己安排了這樣的理財方式:

40%用于日常開銷,包括自己的一日三餐、房租和所謂的人情世事;15%預防突發(fā)性情況,不輕易隨便挪用;15%高風險投資如現(xiàn)貨黃金和股票,無論盈虧都影響不到自己的生活和規(guī)劃;30%的收入投資低風險但長期收益的產(chǎn)品,收入不高,但穩(wěn)定。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日常開銷這一項中也會安排妥當,倘若這一項每月還有剩余的時候,他就會稍微“奢侈”一下,買下自己在購物車收藏許久的鞋子,或是犒勞一下自己吃一頓好的。

按照他的意思說,錢是該省,以備不時之需,但如果為了省錢而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質量,這就本末倒置了,因為我們努力的意義就在于追求幸福的生活。

鋪張浪費、奢侈無度自然是不可取的,但一味地攢錢亦是錯誤的生活方式。

合理的理財方式就是既保證了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質量,也讓我們有了抵御“明天”突如其來風險的能力。

網(wǎng)上曾經(jīng)有這樣的一個問題:“一本萬利的投資是什么?”有一個巧妙的回答是:“投資自己,好好看書學習。”

有趣的是,我一個朋友也跟我說了同樣的話。有一次閑聊時,我問她畢業(yè)兩三年,應該有一定的存款了吧。

她想了一下,攤了一下手說:“除了必要的理財之外,其它的所剩無幾。”我驚訝地問:“那你的錢都是花在哪兒了?”她指了指自己說:“投資自己。”后面我才了解到她會把每一個月的工資都會拿出一部分來報班學習。

好的生活和未來都不是攢出來的,而是努力出來的。

你投資在身上的每一分錢,也許短時間內(nèi)效果可能不顯,但是在三年、五年,在未來的某一刻,會以巨大的利潤回報給你。

巴金的《憩園后記》說:“錢并不會給我增加什么,使我能夠活得更好的還是理想。錢跟冬天的雪一樣,積起來慢、花起來快。”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每一個“當下”都是我們投資自己最好的機會。

就如同你含辛茹苦澆水呵護的種子,會贈你怒放的玫瑰;你給自己所做的投資,也會給你帶來豐厚的饋贈。

栽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永遠是現(xiàn)在,增值自己在任何時候都不嫌晚。

把你要攢的錢拿去投資自己,去增值自己的人生,這是創(chuàng)造財富、把握幸福的最好的方式。不去想余生如何,只求當下的每一秒都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