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蟬(學名:Allemanda neriifolia Hook.):常綠灌木,植株直立生長,高約 2米,盆栽一般控制在1米左右。葉3片至5片輪生,葉片橢圓形或倒披針狀矩圓形,葉長5厘米至12厘米,寬1.5厘米至4厘米,被有短柔毛。
聚傘花序,花朵金黃色,喉部有橙紅色條紋,花冠闊漏斗形,有裂片5 枚,并向左或向右重疊,花冠基部膨大,內部著生雄蕊5枚。蒴果球形,有長刺。 花期5-6月。
原產美國南部及巴西,分布于熱帶美洲,中國為引入栽培。用于庭園綠化,植株濃密,葉色碧綠,花朵明快燦爛,非常醒目,適宜作大中型盆栽,裝飾客廳、陽臺、公園及商場、會場等大型室內空間,效果很好。
黃蟬是直立灌木植物,高1-2米,具乳汁;枝條灰白色。葉3-5枚輪生,全緣,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6-12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葉面深綠色,葉背淺綠色,除葉背中脈和側脈被短柔毛外,其余無毛;葉脈在葉面扁平,在葉背凸起,側脈每邊7-12條,未達邊緣即行網結;葉柄極短,基部及腋間具腺體。
生長習性:喜高溫、多濕,陽光充足,稍耐半遮蔭。適于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寒冷,忌霜凍,遇長期5-6℃低溫,枝葉受害。喜肥沃濕潤的沙壤土,粘重土生長較差,忌積水和鹽堿地。
較耐水濕,不耐干旱,土壤宜經常保持濕潤。生長適溫為18-30℃,在35℃以上也可正常生長,冬季休眠期適溫12-15℃,不能低于10℃,低于5℃以下植物受凍害。
繁殖方式:
播種:黃蟬開花后結實,萌果有軟刺,種子有翅,不宜久藏,宜隨采隨播,1年生苗可出圃。
壓條:壓條于雨季進行,把近地表的枝條割傷表皮壓入土中,約2個月后生根,即可與母株分離。
扦插:水插特別容易生根,生長季節都可進行,剪取30-40厘米長枝條,在下端用小刀劈開4-6厘米,插入盛水玻璃杯中,以春,秋季溫度較適宜,約2-3周就能長根。夏季水插由于氣溫較高,水易變質,隔兩天換清水一次。
生產中多用扦插育苗,于3月下旬至4月中旬,氣溫穩定回升后,剪取半年生至2年生枝條作插穗,密插入濕沙或砂石床內,噴霧保濕。當氣溫在20℃以上時,約20天可發根,40天左右可移至圃地培育或上盆栽植。
黃蟬花的花語:活潑、快樂、希望。一如她美麗的外表,明艷動人。金黃的顏色,往往給人以一種蓬勃向上的感覺。
觀賞價值:黃蟬花屬夾竹桃科黃蟬屬的半蔓性常綠灌木,花葉3枚輪生,初時帶紫色,后轉翠綠色,頗美觀。花常數朵聚生于梢頭,花筒長,基部稍膨大,狀如喇叭,檸檬黃色至金黃色,內有紅褐色斑條,有光澤,盛花時金華滿蓋,富麗堂皇,頗為壯觀。
植株濃密,葉色碧綠,花朵明快燦爛,花期較長,在花事淡季的暑熱夏天,燦爛滿枝,增添園林景色。宜于盆栽布置門前、廳堂、陽臺、居室等處,也宜地種于花壇、花徑或建筑物基礎,與彩色花配置使用,可豐富園林景色。
也可種植于公園、工礦區、綠地、階前、山坡、池畔、路旁群植或做花籬,供庭園及道路旁作觀賞用。也可剪取作切花,供瓶插或作花圈等用。
好花網提醒:黃蟬花的植株乳汁有毒,人畜中毒會刺激心臟,循環系統及呼吸系統受障礙,妊娠動物誤食會流產。不要觸碰到黃蟬花的植株,切記不要折斷黃蟬花的枝干,更要讓孕婦遠離黃蟬花,以免身體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