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蓼(學名:Polygonum orientale Linn.)是蓼科,蓼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粗壯直立,高可達2米,葉片寬卵形、寬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兩面密生短柔毛,葉脈上密生長柔毛;葉柄長柔毛。

托葉鞘筒狀,膜質,總狀花序呈穗狀,頂生或腋生,花緊密,微下垂,苞片寬漏斗狀,草質,綠色,花淡紅色或白色;花被片橢圓形,花盤明顯;瘦果近圓形。

中國除西藏外,廣布于中國各地,朝鮮、日本、俄羅斯、菲律賓、印度、歐洲和大洋洲也有分布。野生或栽培。生溝邊濕地、村邊路旁,海拔30-2700米。

該種因其生長迅速、高大茂盛,葉綠、且花密紅艷,適應性強,適于觀賞,故適宜做觀賞植物。果實入藥,名“水紅花子”,有活血、止痛、消積、利尿功效。

紅蓼是一年生草本。莖直立,粗壯,高1-2米,上部多分枝,密被開展的長柔毛。

葉寬卵形、寬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0-20厘米,寬5-12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微下延,邊緣全緣,密生緣毛,兩面密生短柔毛,葉脈上密生長柔毛;葉柄長2-10厘米,具開展的長柔毛;托葉鞘筒狀,膜質,長1-2厘米,被長柔毛,具長緣毛,通常沿頂端具草質、綠色的翅。

總狀花序呈穗狀,頂生或腋生,長3-7厘米,花緊密,微下垂,通常數個再組成圓錐狀;苞片寬漏斗狀,長3-5毫米,草質,綠色,被短柔毛,邊緣具長緣毛,每苞內具3-5花。

花梗比苞片長;花被5深裂,淡紅色或白色;花被片橢圓形,長3-4毫米;雄蕊7,比花被長;花盤明顯;花柱2,中下部合生,比花被長,柱頭頭狀。

瘦果近圓形,雙凹,直徑長3-3.5毫米,黑褐色,有光澤,包于宿存花被內。花期6-9月,果期8-10月。

喜溫暖濕潤環境,要求光照充足。其適應性很強,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各種類型的土壤,喜肥沃、濕潤、疏松的土壤,但也能耐瘠薄。紅蓼喜水又耐干旱,常生于山谷、路旁、田埂、河川兩岸的草地及河灘濕地,往往成片生長。紅蓼生命力強,幾乎沒有病蟲害,實行粗放管理即可正常生長。

繁殖方法:紅蓼用種子進行繁殖。

采種每年于秋季9-10月間,當紅蓼的種子成熟時,及時進行采集。將種子去皮,陰干,然后貯存于密閉干燥處。育苗春季3月開始播種育苗。播種前,先深翻地,然后將地平整好。

按行、株距為30-35厘米開穴,深約7厘米,每穴播種10粒左右,播種量9-15kg/hm2,覆蓋2-3厘米厚的細土。播后施人畜糞水,蓋上草木灰或細土約1厘米左右。以后每周噴灑透水1-2次。出苗后及時間苗,保持株距30厘米左右。

花語:立志、思念。

栽培技術:當紅蓼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應及時勻苗、補苗,每穴有苗2-3株。生長期要中耕除草、追肥1次,至6月再進行中耕除草、追肥1次,肥料以人畜糞水為主。若遇干旱,每周澆水1-2次,促使幼苗茁壯生長。

主要價值:紅蓼是綠化、美化庭園的優良草本植物。紅蓼的莖、葉、花適于觀賞,可以將它種植在庭院、墻跟、水溝旁點綴人們不涉足的角落。

紅蓼室內簡易水養亦可。截取一段枝,插在花瓶里,加上水,幾天后它就能自行生根,在水中生長。放在窗臺或是電腦桌上,既增加室內濕度,又具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