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春日黃花簇簇,秋日紅果滿枝。宜叢植草坪、池畔、巖石旁、墻隔、樹下,可觀果、觀花、觀葉,亦可栽作刺籬。小檗可盆栽觀賞,是植花籬、點綴山石的好材料。
小檗分枝密,姿態圓整,春開黃花,秋結紅果,深秋葉色紫紅,果實經冬不落,是花、果、葉俱佳的觀賞花木,適于園林中孤植、叢植或栽作綠籬。果枝可插瓶,根、莖入藥。可以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抗菌消炎。原產于日本,我國秦嶺地區也有分布。
形態特征:落葉小灌木,小枝多紅褐色,有溝槽,具短小針刺,刺不分叉,單葉互生,葉片小型,倒卵形或匙形,先端鈍,基部急狹,全緣葉,葉表暗綠,光滑無毛,背面灰綠,有白粉,兩面葉脈不顯,入秋葉色變紅,腋生傘形花序或數花簇生(2-12朵),花兩性,萼、瓣各6枚,花淡黃色,漿果長橢圓形,長約1厘米,熟時亮紅色,具宿存花柱,有種子1-2粒。
小檗繁殖主要采用扦插法,也可用分株、播種法。因其植 小檗適應性強,長勢強健,管理也很粗放,盆栽通常在春季分盆或移植上盆,如能帶土球移植,則更有利于恢復。
小檗適應性強,耐寒、耐旱。喜光線充足及涼爽濕潤的環境,亦耐半陰。宜栽植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對水分要求不嚴.苗期土壤過濕會爛根。盛夏季節宜放在半陰處養護,其他季節應讓它多接受光用;澆水應掌握問干間濕的原則,不于不澆。
此植物雖較耐旱,但經常干旱對其生長不利,高溫干燥時,如能噴水降溫增濕,對其生長發育大有好處。移栽可在春季2—2月份或秋季10—11月份進行,裸根或帶土坨均可。生長期間,每月應施一次20%的餅肥水等液肥。
小檗萌蘗性強,耐修剪定植時可行強修剪,以促發新枝。入冬前或早春前疏剪過密枝或截短長枝,花后控制生長高度,使株形圓滿。施肥可隔年,秋季落葉后,在根際周圍開溝施腐熟廄肥或堆肥1次,然后埋土并澆足凍水。
由于它的萌蘗力強,在早春或生長季節,應對茂密的株叢進行必要的疏剪和短執,剪去老枝、弱枝等,使之萌發枝新葉后,有更的觀賞效果。
6月9日生日花
蘇格蘭傳福音的僧侶,圣可倫坡之花自古以來,基督教里就有將圣人與特定花朵連結在一起的習慣,這因循于教會在紀念圣人時,常以盛開的花朵點綴祭壇所致!而在中世紀的天主教修道院內,更是有如園藝中心般的種植著各式各樣的花朵,久而久之,教會便將366天的圣人分別和不同的花朵和在一起,形成所謂的花歷。
當時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在南歐地區,而南歐屬地中海型氣候,極適合栽種花草。小檗屬于童氏小檗科,是帶剌的灌木植物。產地多半在歐洲、亞洲及喜馬拉山脈一帶。這種花主要是紀念公元6世紀,在蘇格蘭個地傳福音的愛爾蘭僧侶圣可倫坡。
花語:善與惡
這種植物由于葉片會危害農作物的生長,所以不受農人們的喜愛。可是,它是一種美味可口的果凍材料,還可以從根部提煉出色素制成黃色染料。因此算是一種利害共存的植物,花語即代表“善與惡”。
受到這種花祝福的人,兼具善惡共存的性格,個性矛盾。談戀愛的時候,這善惡并存的個性會更為突出,而顯得陰晴不定,往往會把對方搞得一頭霧水,不知如何是好。
觀賞價值:小檗的葉色有綠色、紫色、金色、紅色等,根據品種的不同以及陽光照射的強度不同,呈現出不同的色彩,紫葉小檗初春新葉呈鮮紅色,盛夏時變成深紅色,入秋后又變成紫紅色。小檗艷麗的色彩,可形成熱情奔放、喜氣洋洋的氣氛,而且觀色期長,無論是孤植還是群植都有較好的色彩效果。
小檗漿果橢圓形,根據品種不同有鮮紅色和紫黑色,紅色小檗果實不但色彩艷麗,而且冬季落葉后可綴滿枝頭,豐富冬季園林的色彩變化,有突出的美化作用。
紅葉小檗中有的根形變化奇特,或曲或折,或盤旋,或根蔸粗壯,令人愛不釋手。配上精巧的微型(或小型)盆,根據所育樁子的形狀特點,或提跟,或斜栽,或掛植,或拼合,都可以形成令人愉悅的小型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