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梅(學名:Sorbaria sorbifolia (L.)A. Br)是薔薇科,珍珠梅屬灌木,高可達2米,枝條開展;冬芽卵形,紫褐色,先端圓鈍,具有數枚互生外露的鱗片。

羽狀復葉,小葉片對生,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稀尾尖,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稀偏斜,邊緣有尖銳重鋸齒,上下兩面無毛或近于無毛,羽狀網脈,托葉葉質,頂生大型密集圓錐花序。

分枝近于直立,總花梗和花梗被星狀毛或短柔毛,果期逐漸脫落,苞片卵狀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先端長漸尖,全緣或有淺齒,上下兩面微被柔毛,果期逐漸脫落;萼筒鐘狀,萼片三角卵形。

先端鈍或急尖,萼片約與萼筒等長;花瓣長圓形或倒卵形,白色;雄蕊生在花盤邊緣;心皮無毛或稍具柔毛。蓇葖果長圓形,有頂生彎曲花柱,7-8月開花,9月結果。

分布于中國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蘇聯、朝鮮、日本、蒙古亦有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中,海拔250-1500米。

珍珠梅星毛變種亦稱星毛華楸珍珠梅(東北木本植物圖志)和穗形七度灶(植物學辭典)其花序及葉軸密被星狀毛,葉背具疏生星狀毛,果實具疏生短柔毛。

生長習性:珍珠梅喜光,亦耐陰,耐寒,冬季可耐零下25℃的低溫,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肥沃的沙質壤土中生長最好,也較耐鹽堿土。

珍珠梅喜濕潤環境,積水易導致植株爛根,缺水則影響植株生長,故雨季應注意及時排水,干旱季節應澆足水,澆水后要及時松土保墑,初冬和初春季還應澆好封凍水和開凍水。珍珠梅耐瘠薄,除在栽植時施入適量有機肥外,每年開春適當追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可使植株生長旺盛,花多,花期長。

主要價值:

珍珠梅的花、葉清麗,花期很長又值夏季少花季節,在園林應用上十分常見,是受歡迎的觀賞樹種,可孤植,列植,叢植效果甚佳。

珍珠梅多在園林庭院單株栽植,一般不必施肥,但必須經常灌水,特別春夏干旱時節要保持土壤濕潤。入冬前灌足冬水,在高寒地區應保護越冬,其他管理均較粗放。

珍珠梅株叢豐滿,枝葉清秀,貴在缺花的盛夏開出清雅的白花而且花期很長。尤其是對多種有害細菌具有殺滅或抑制作用,適宜在各類園林綠地中種植。特別是具有耐陰的特性,因而是北方城市高樓大廈及各類建筑物北側陰面綠化的花灌木樹種。

珍珠梅花語:友情、努力

珍珠梅以其花色似珍珠而得名。珍珠梅俏麗中不失高雅,凌霜傲雪,在萬花凋謝風沙嚴重的秋天,唯其一枝獨秀,成為堅強勇敢,勇于與困難作斗爭的美麗標志,成為鼓舞人們人心的伙伴。在中國有愛梅、植梅、品梅的傳統,把梅視為剛正不阿的象征。樹高4.6米,冠幅6.5米,每年七八月份花盛開,清香襲人,成為人們生活中一道亮麗不可或缺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