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仗花,別名:黃鱔藤;拉丁文名:Pyrostegia venusta (Ker-Gawl.) Miers 紫葳科、炮仗藤屬藤本,具有3叉絲狀卷須。葉對生;雄蕊著生于花冠筒中部,花絲絲狀,花藥叉開。子房圓柱形,密被細柔毛,花柱細,柱頭舌狀扁平,花柱與花絲均伸出花冠筒外。

果瓣革質,舟狀,內有種子多列,種子具翅,薄膜質。花期長,原產南美洲巴西,在熱帶亞洲已廣泛作為庭園觀賞藤架植物栽培。多植于庭園建筑物的四周,攀援于涼棚上,初夏紅橙色的花朵累累成串,狀如鞭炮,故有炮仗花之稱。

炮仗花,藤本,具有3叉絲狀卷須。葉對生;小葉2-3枚,卵形,頂端漸尖,基部近圓形,長4-10厘米,寬3-5厘米,上下兩面無毛,下面具有極細小分散的腺穴,全緣;葉軸長約2厘米;小葉柄長5-20毫米。

圓錐花序著生于側枝的頂端,長約10-12厘米。花萼鐘狀,有5小齒。花冠筒狀,內面中部有一毛環,基部收縮,橙紅色,裂片5,長橢圓形,花蕾時鑷合狀排列,花開放后反折,邊緣被白色短柔毛。雄蕊著生于花冠筒中部,花絲絲狀,花藥叉開。子房圓柱形,密被細柔毛,花柱細,柱頭舌狀扁平,花柱與花絲均伸出花冠筒外。

果瓣革質,舟狀,內有種子多列,種子具翅,薄膜質。花期長,在云南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可長達半年,通常在1-6月。多種植于庭院,柵架,花門和柵欄,作垂直綠化。

可用大植,置于花棚、露天餐廳、庭院門首等處,作頂面及周圍的綠化,景色殊佳;也宜地植作花墻,覆蓋土坡,或用于高層建筑的陽臺作垂直或鋪地綠化,顯示富麗堂皇,是華南地區重要的攀援花木。矮化品種,可盤曲成圖案形,作盆花栽培。

炮仗花的花語:富貴吉祥、好日子紅紅火火。贈送對象:朋友、同事、同學、長輩、家人

炮仗花的花期在春季,一般從1月左右開始綻放,一直到5月后才慢慢結束,其間適逢我國傳統新春佳節,古人有“爆竹一聲除舊歲”詩句,盛花季節極盡富麗堂皇的炮仗花可謂應時應景給主人的花園庭院帶來濃郁的節日喜慶氣氛。

炮仗花的攀爬能力非常強,長得滕繁葉茂。每每到花開季節,炮仗花的枝莖上就掛滿了一朵朵金黃色、長長的小花,開得非常的繁密,成串的花朵累累下垂,就宛如一串串鞭炮一樣掛在枝頭。在其枝葉的點綴下,一簇簇金燦燦的花朵顯得絢麗多彩,非常的喜慶,非常的壯觀。

炮仗花不僅有觀賞價值,還有藥用價值。它的花朵泡茶飲可潤肺止咳;莖、葉則能清熱、利咽,民間用來治療肺結核、咳嗽、咽喉腫痛等癥。

養殖方法:

土壤:炮仗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栽培在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肥沃土壤中,則生長更茁壯。培養土要選用腐葉土、園土、山泥等為主,并施入適量經腐熟的堆肥、豆餅、骨粉等有機肥作基肥。

澆水:澆水要見干見濕,切忌盆內積水。夏季氣溫高,澆水要充足,同時要向花盆附近地面上灑水,以提高空氣濕度。秋季開始進入花芽分化期,此時澆水需適當少些,以便控制營養生長,促使花芽分化。

溫度:炮仗花不耐寒,在北方地區冬季需移入室內越冬。越冬期間放室內陽光充足處,并應控制澆水,停止施肥,室溫保持在10℃以上。

施肥:施肥應轉想以磷肥為主。生長季節一般約2周左右施一次氮磷結合的稀薄液肥。孕蕾期追施一次以氮肥為主的液肥,以利開花和植株生長。

病害:炮仗花常見葉斑病和白粉病,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灑。

蟲害:炮仗花蟲害有粉虱和介殼蟲,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200倍液噴殺。

摘心:炮仗花苗長高70厘米左右時,要設棚架,將其枝條牽引上架,并需進行摘心,促使萌發側枝,以利于多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