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燕草,拉丁學名:Consolida ajacis (L.) Schur,為毛茛科飛燕草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花形別致,酷似一只只燕子故名之。花徑4厘米左右,形態優雅,惹人喜愛;高35~65厘米,莖具疏分枝,葉掌狀全裂。
總狀花序具3-15花,花瓣狀,藍色或紫藍色,長1.5-1.8厘米。飛燕草為直根性植物,須根少,宜直播,移植帶土團。較耐寒、喜陽光、怕暑熱、忌積澇,宜在深厚肥沃的砂質土壤上生長。原產于歐洲南部,中國各省均有栽培。
莖高約達60厘米,與花序均被多少彎曲的短柔毛,中部以上分枝。莖下部葉有長柄,在開花時多枯萎,中部以上葉具短柄;葉片長達3厘米,掌狀細裂,狹線形小裂片寬0.4-1毫米,有短柔毛。
花序生莖或分枝頂端;下部苞片葉狀,上部苞片小,不分裂,線形;花梗長0.7-2.8厘米;小苞片生花梗中部附近,小條形;萼片紫色、粉紅色或白色,寬卵形,長約1.2厘米,外面中央疏被短柔毛,距鉆形,長約1.6厘米;花瓣的瓣片三裂,中裂片長約5毫米,先端二淺裂,側裂片與中裂片成直角展出,卵形;花藥長約1毫米。
蓇葖長達1.8厘米,直,密被短柔毛,網脈稍隆起,不太明顯。種子長約2毫米。
飛燕草的花很別致,花萼和花瓣都向后伸長,在花的背面還有一個長尾巴,術語稱為“距”。如此一來,花朵就酷似一只只凌空展翅剪尾飛翔的燕子,故而名之。
說到飛燕,不禁讓人聯想到“環肥燕瘦”的趙飛燕,宋代楊冠卿有詩云:“飄飄仙袂隨風舉,帝憐飛燕結纓裾。”這樣的詩句用來形容風姿綽約的飛燕草,似乎也不為過。
作為珍貴的藍色花卉資源,飛燕草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歐洲一些國家于l7世紀就開始園藝化栽培,全球已培育出數千個觀賞栽培品種,并廣泛用于庭院綠化、盆栽觀賞和切花生產。飛燕草花朵的顏色很高雅,有藍色、紫色,還有藕荷色。飛燕草花形別致,色彩淡雅。或叢植,栽植花壇、花境,也可用作切花。
在藥用價值上,飛燕草全草及種子均可入藥,可治喘息、水腫、牙痛、腹痛等,其莖葉浸汁可殺蟲。不過,一利生一弊,此種植物也有劇毒,誤食可能引起重病甚至死亡,所以,美麗的花花也別亂采亂吃哦。
花語:清靜、輕盈、正義、自由 寓義:藍色:抑郁。紫色:傾慕 柔順。粉紅色:詩意。白色:淡雅
傳說一
英國的英雄亞伊亞斯,因為戰利品分得太少而憤怒不已,用劍對著庭院中的花草亂刺亂砍,當他恢復理智后,對這種行為感到可恥,便自殺了。所流的血滴到地上后,開出了美麗的飛燕草,花朵上面據說還出現了亞伊亞斯的英文名字的縮寫A·I·A。
傳說二
南歐民間流傳一則充滿血淚的傳說。古代有一族人因受迫害,紛紛逃難,但都不幸遇害。魂魄紛紛化作飛燕(一說翠雀),飛回故鄉,并伏藏于柔弱的草叢枝條上。后來這些飛燕便化成美麗的花朵,年年開在故土上,渴望能還給它們“正義”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