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箭荷花(Nopalxochia ackermannii Kunth),為仙人掌科多年生常青附生類植物,因其莖扁平呈披針形,形似令箭,花似睡蓮,故名令箭荷花。
其為群生灌木狀,高約50~100厘米。喜光照和通風良好的環境,但在炎熱、高溫、干燥的條件下要適當遮蔭,怕雨水。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土壤,有一定抗旱能力。原產以墨西哥最多,中國以盆栽為主。令箭荷花花色品種繁多,花色艷麗。盛夏時節開花,是窗前、陽臺和門廳點綴的佳品。
其莖可入藥,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令箭荷花花色品種繁多,以其嬌麗輕盈的姿態,艷麗的色彩和幽郁的香氣,深受人們喜愛。
以盆栽觀賞為主,在溫室中多采用品種搭配,可提高觀賞效果。用來點綴客廳、書房的窗前、陽臺、門廊,為色彩、姿態、香氣俱佳的室內優良盆花。
花語:追憶。送花對象:朋友、同事、家人。
傳說一:
關于令箭荷花,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說是在很久很久以前,西雙版納密林里的兩個傣族部落連年混戰,傷亡慘重,但是這兩個部落頭人的兒女卻正在熱戀中。一天,部落一方的頭人,要他的兒子拿著令箭召集族人翌日去偷襲對方。頭人的兒子堅決反對這場戰爭,卻又阻止不了。
他便帶著令箭去密林深處會見自己的情人,商量如何能夠化解矛盾。東方欲曉時他們也沒想出有效的方法。無奈之下,他們倆就手持象征美麗與和平的荷花,雙雙自刎而死。雙方的頭人獲悉這個消息之后,都悔恨不已。
于是焚香為誓,從此不再為敵。不久,在那對青年的墳上,長出了一簇簇象令箭一般的綠色植物,上面開滿了類似于荷花一樣的花朵。當地的人們把它取名為令箭荷花,并紛紛移載在自己的竹樓前。
傳說二: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部落生活中,西雙版納里生存著兩個傣族的部落,因為領地和權利的紛爭而連年混戰,雙方部落的人員都有很多傷亡,而此時這兩個部落的族長的雙方的一個兒女正相互熱戀著。
混戰還是繼續著,當有一天,一方部落的族長要他的兒子拿著族長的令箭去召集自己的族人,準備第二天早上去偷襲對方而發起總攻擊。頭人的兒子反對這場戰事,便帶著令箭去見另一個部落族長的女兒也就是自己的情人,兩人相約在密林,商量著怎么樣才平息這場戰爭。
可是,一直想到天亮的時候他們都想不到好的方法。萬般無奈的時候,他們只好相互手持著象征美麗的和平的荷花,抱在一起雙雙自刎了。雙方的族長知道了這件事后,都為自己錯誤的行為不智深感悔恨。于是相互焚香為誓,雙方和好如初了。
不久以后,在這對青年的合葬的墳頭上面。長出了一簇又一簇十分像令箭一般的綠色植物,上面又開著象荷花一樣的美麗漂亮的花朵。這就是人們現在看到的孔雀仙人掌、令箭荷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