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全世界的酒廠老板和「酒鬼」來說,2018 年 8 月都不算個好時候。
因為,全球醫學頂級期刊 The Lancet (柳葉刀)了一項重磅研究成果。這項研究顯示:即使是最少量的飲酒,也會對健康造成損傷。而長期,嚴重的酗酒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而這一研究成果,徹底顛覆了之前全球對于酒精的認知。
飲酒有害健康
這項研究來自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
該研究使用了 2016 年全球疾病負擔報告(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的數據,該報告記錄了 1990 年至 2016 年間全球 195 個國家或地區的 300 多種疾病導致的過早死亡和殘疾信息。
研究人員分析了酒精對 2016 年15歲至95歲人群的 23 種健康狀況和酒精相關風險的影響。全球疾病負擔協作組分析了 1,300 多項關于不同國家飲酒和伴隨疾病負擔的研究,并以死亡和殘疾時的年齡作為統計標準。
當你觀察各國不同年齡和性別平均飲用的酒精時,就會發現大多數因酒精致死的疾病都是心血管疾病和癌癥。
在 50 歲及以上人群中,酒精引發的死亡病因主要是癌癥;在 15 歲至 49 歲年齡組中,酒精引發了癌癥、心血管疾病、結核病、傳染性疾病、暴力和自殘等故意傷害,以及交通事故和溺水、火災等其他意外傷害。
飲酒是全球第七大致死因素。而這其中,很多是長期少量飲酒人群。
一滴酒也會造成損傷飲酒有害健康——這一概念已經沒有爭議。
但在酒廠和「癮君子」的有意無意宣傳中,「少量飲酒有益健康」「每天一杯紅酒軟化血管」「每天兩口,把病喝走」,通過養生健康的概念,將飲酒健康化長期化。
而這些,在柳葉刀的最新文章中已經證明是無效甚至有害的。
少量飲酒可能會對 II 型糖尿病和缺血性心臟病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即使是適量飲酒,酒精對健康造成的整體危害也超過了這些益處。
更可怕的是,酒精對于人體的損傷是蓄積的,少量常年飲酒即使短時間內沒有明顯傷害,但是長時間的積累會導致嚴重的損傷。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酒精導致的腦損傷和惡性腫瘤。
飲酒有損腦認知功能
2017 年,同樣是醫學領域頂級期刊 The BMJ 發表了一篇文章,該研究結果指出:即便是適度飲酒,也能危害人腦組織的正常結構和生理功能。
研究發現,整體來看飲酒的量越大,腦組織受影響的程度越嚴重,其中以海馬萎縮更突出。與不飲酒者相比,適度飲酒者海馬萎縮程度是前者 3 倍;而輕度飲酒者海馬萎縮程度與前者相比,既無優勢也無劣勢。
除此之外,飲酒量與灰質密度降低程度、白質顯微結構完整性密切相關。
認知測試顯示,與不飲酒者相比,飲酒量越大者其詞匯流暢性下降得越快。而語義流暢性和單詞記憶雖也有下降趨勢,但統計學上無顯著區別。且輕度飲酒并不能提高大腦認知功能。
飲酒會導致腫瘤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也在 2017 年發表聲明,明確指出:酒精是重要致癌因素。
世界衛生組織早已經把酒精列為一級致癌物,主要證據來自兩方面:人群統計:大型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人喝酒越多,得癌癥概率越高。
動物試驗:比如往老鼠的飲用水里長期加入酒精,老鼠患癌概率就會顯著增加。而最新研究表明,全世界 5.5% 的癌癥發生和 5.8% 的癌癥死亡是酒精引起的。
也就是說:每 18 個癌癥里,就有 1 個是喝酒喝出來的。目前,全球每年 1,500 萬新診斷癌癥患者,根據這個比例推算,其中就有 80 萬是喝酒喝出來的!
大量數據和既往研究證明酒精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頭頸癌,肝癌,結直腸癌,女性乳腺癌等有直接關系。同時它極可能會引起胃癌和胰腺癌。
不出意外的,和酒精關系最密切的癌癥類型來自喝酒會直接接觸的組織,2017 年來自美國臨床腫瘤協會最新數據顯示:41% 的口腔癌,23% 的喉癌,22% 的肝癌和 21% 的食管癌均于飲酒相關。
飲酒風險個人選擇
一定會有花友們「趕快喝杯酒壓壓驚」,或是「我每天就喝一小口,可以嗎?」這要看你如何定義「可以」。
如果你對「可以」的定義是:「我愿意接受酒精可能引發的癌癥,以及帶來的其他一系列風險。」那么你想喝多少酒都是你個人的事情。畢竟,每個人的命運由自己選擇;
如果你對「可以」的定義是:「我只想喝酒,但不愿意承認酒精帶來的各種傷害,甚至希望喝酒能夠養生長壽、包治百病」。
但是,好花網依舊要提醒各位:愛護自己身體是對所有人的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