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花(Plumeria rubra L. cv. Acutifolia),別名緬梔子、蛋黃花、印度素馨、大季花,夾竹桃科、雞蛋花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小枝肥厚多肉。葉大,厚紙質,多聚生于枝頂,葉脈在近葉緣處連成一邊脈。花數朵聚生于枝頂,花冠筒狀,徑約5~6cm,5裂。雞蛋花是老撾國花,也是廣東省肇慶市的市花。
外面乳白色,中心鮮黃色,極芳香。花期5~10月。 雞蛋花夏季開花,清香優雅。落葉后,光禿的樹干彎曲自然,其狀甚美。適合于庭院、草地中栽植,也可盆栽,可入藥。原產美洲,中國已引種栽培。
在中國西雙版納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雞蛋花被佛教寺院定為“五樹六花”之一而被廣泛栽植,故又名“廟樹”或“塔樹”。其樹形美觀,奇形怪狀,全株莖干含有乳汁,在溫室栽培時冬季會落葉,這是其耐寒性差的表現,但落葉后光禿的樹干彎曲自然似盆景,也有很強的觀賞性。
雞蛋花的花期為4-12月。每年4-5月開始開花,雞蛋花在光禿的枝條頂端先長出花蕾,或花葉同時抽出生長;每一串花序抽出的花漸次開放,而不同的枝條也先后開花,經久不衰,優雅別致,滿樹繁花,花葉相襯,流彩溢光。雞蛋花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花開后的香氣清香淡雅;且花落后數天也能保持香味。
雞蛋花屬約有7種,雞蛋花原產熱帶美洲,現廣植于各熱帶地區。我國南方各省多有栽培,兩種花色都有植株。這種花色彩鮮艷,頗似雞蛋黃,所以又稱作雞蛋花、蛋黃花。
雞蛋花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整株樹顯得婆娑勻稱、自然美觀。成齡雞蛋花的多年老樹干,自然形成的形狀蒼勁挺拔,很有氣勢;其樹冠如蓋,滿樹綠色,自然長成圓頭狀。
雞蛋花除了白色的之外,還有有紅、黃兩種,都可提取香精供制造高級化妝品、香皂和食品添加劑之用,價格頗高,極具商業開發潛力;在廣東地區常將白色的雞蛋花晾干作涼茶飲料;木材白色,質輕而軟,可制樂器、餐具或家具。
雞蛋花經晾曬干后可以作為一味中藥,具有清熱解暑、潤肺潤喉嚨還可以治療咽喉疼痛等疾病。在廣東地區常將白色的雞蛋花晾干作涼茶飲料,很受歡迎。
雞蛋花是中藥略帶甘苦味,治療夏季的中暑情況、夏季經常發生的痢疾病癥、腹痛肚子疼等疾病,都可以搭配其他的中藥一起進行治療。還可以治療秋季轉涼之后的咳疾,有化痰清肺的作用。
雞蛋花花語:孕育希望,復活,新生。雞蛋花花期是五月到十月,它沒有神秘的傳說,沒有優雅的氣質,高貴的芳姿,卻有著很簡單的外表—用五片花瓣組成了一個清新,充滿希望的花語。
生長習性:雞蛋花是陽性樹種,性喜高溫,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但也能在半陰的環境下生長;只是蔭蔽環境下枝條徒長,開花少或長葉不開花;而黃花雞蛋花在蔭蔽濕潤環境下,枝條上會長出氣生根。
適宜雞蛋花栽植的土壤以深厚肥沃、通透良好、富含有機質的酸性沙壤土為佳;這樣生長的植株健壯,花量大,花色鮮艷。土壤瘠薄時雞蛋花生長發育不良,花形小,花色暗淡。
雞蛋花耐干旱,忌澇漬,抗逆性好。但是,干旱不利于植株發育,嚴重時生長不良;漬水則容易造成根系腐爛。
雞蛋花耐寒性差,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0-26℃,越冬期間長時間低于8℃易受冷害。在中國北回歸線以南的廣大城鎮,露地栽培一般可安全越冬;華中、華北地區只宜盆栽,冬季入溫室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