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手捧花,卻承載著新人的美滿愛情和幸福未來。一款引人注目的手捧花不僅可以使新娘的造型更加完美,而且也是經歷幸福時刻的重要見證。

新娘手捧花在婚禮當中運用非常多,當新娘父親牽著新娘,手捧著花緩緩走過來,畫面真的美麗又有意義。手捧花的樣式非常多,也很受大眾歡迎。那關于手捧花的由來,你知道多少呢?為什么會出現在婚禮中手捧鮮花這樣的形式呢?

古代西方人認為,氣味濃烈的香料及香草(甚至包括大蒜和細香蔥)可以衛護婚禮上的人們免遭厄運及疾病的侵害。

后來這一習俗被沿襲下來,逐漸有了更多的含意。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莫過于:未婚女子在婚禮上接到新娘丟出的捧花,就會找到自己的幸福伴侶。

在希臘和羅馬,新娘和新郎在脖子上掛著花環,意味著生育,和一個新生活的開始,以及希望。直到1840年維多利亞女王嫁給艾伯特王子,鮮花取代了草藥和香料。但是像蒔羅這樣的草藥依然包括在內,因為它象征著天然的欲望。

之后,捧花在維多利亞時代變得流行起來,因為捧花能夠傳遞新人們的愛。

關于手捧花的由來,有一個說法是十五十六世紀的時候,歐洲部分地區的人很少沐浴,身上散發的味道很大,為了在結婚的時候掩蓋身體的味道,新娘會手捧鮮花,新郎會在脖子里套上花環,在發展至后來,逐漸形成一種婚禮儀上的必備品了。

另一種說法是為了驅趕在婚禮上的惡魔,讓新娘手持味道刺鼻的香草和花草,達到護身的效果,同樣新娘走紅毯,在新人前面撒鮮花,也是這個作用,并且婚禮完成后,手捧花就沒有必要繼續存在了,新娘就會將手捧花扔到未婚女子的人群中,得到手捧花的姑娘,就意味著得到手捧花的庇佑,將會成為下一個新娘。

在中國的傳統婚禮上,也有挺多關于庇佑的禮儀,比如拜天地,蓋紅蓋頭穿紅鞋,門上貼喜字等,都是祈求神靈上蒼護佑的。這些習俗發展到現在就成了一種喜慶的載體,和手捧花的由來是一樣的套路。

在西方,手捧花還有這樣一個傳說,一個年輕的男子在兄弟的陪伴下,右手持著寶劍去救自己心愛的女孩,為了向心愛的人表達愛意,他會在沿途采摘漂亮的野花,他將這些美麗的花扎成一個漂亮的花束,送給他心愛的女孩。女孩接受了男孩的花束,并且將里面最美的一枝花摘下來戴在男孩的胸前,這就是捧花和胸花的由來。

如今,新人們選擇鮮花取決于他們喜歡的花、季節和顏色,也有些會更加了與婚禮花藝相襯而設計,在現代的捧花中,鮮花也不再是捧花里面唯一的東西,大家都加入了很多自己喜歡的元素,在婚禮的大部分布置中,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婚禮代表了新人們的個性,而不僅僅是傳統。

手捧花代表著新娘如那盛開的花朵一樣純潔、高貴、清新、典雅,也寓意著新人的婚姻生活美麗而多姿。陪伴男孩的也就演變成了伴郎團,所以西方的婚禮伴郎伴娘通常都會有5、6對。為了傳遞愛意,女孩會拋出美麗的花束,能夠接到新娘拋出的捧花的人就是下一位新娘。拋出的是快樂,接到的是幸福,分到新人的甜蜜,又很有時尚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