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乃馨,原名:香石竹,拉丁文名:Dianthus caryophyllus.又名:獅頭石竹、麝香石竹、大花石竹,拉丁文名:Dianthus caryophyllus L. 石竹科、石竹屬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全株無毛,粉綠色。莖叢生,直立,基部木質化,上部稀疏分枝。葉片線狀披針形,頂端長漸尖,基部稍成短鞘,中脈明顯,上面下凹,下面稍凸起。

康乃馨是優異的切花品種,花色嬌艷,有芳香,花期長,適用于各種插花需求,常與唐菖蒲、文竹、天門冬、蕨類組成優美的花束。矮生品種還可用于盆栽觀賞,花朵還可提香精。

這種體態玲瓏、斑讕雅潔、端莊大方、芳香清幽的鮮花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還有很好的寓意象征,被稱為“母親之花”,代表母愛。

1907年,費城的賈維斯女士為了發起訂立全國性的母親節而活動,她說服了她母親所屬教會,在她母親的忌日(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舉辦母親節慶祝活動。在當天,人們配戴康乃馨向母親致敬,母親尚健在者,佩帶紅色康乃馨;若母親已過世,則佩帶白色,以表示內心的懷思。

1914年5月,美國總統威爾森簽署通過國會決議,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定為「母親節」之后,其它各國人民很快就認同了這一節日,形成了敬愛母親的風尚,康乃馨也成為大家心目中象征母親的花。

花語:

熱情、魅力、真情、母親我愛你、溫馨的祝福、熱愛著你、溫馨、慈祥

在纖細青翠的花莖上,開出鮮艷美麗的花朵,花瓣緊湊而不易凋落,葉片秀長而不易卷曲,花朵雍容富麗,姿態高雅別致,色彩絢麗嬌艷,更有那誘人的濃郁香氣,甜醇幽雅,使人目迷心醉。

康乃馨傳說

大部分代表了愛,魅力和尊敬之情,紅色代表了愛和關懷。粉紅色康乃馨傳說是圣母瑪利亞看到耶穌受到苦難流下傷心的淚水,眼淚掉下的地方就長出來康乃馨,因此粉紅康乃馨成為了不朽的母愛的象征。

粉紅色康乃馨傳說是圣母瑪利亞看到耶穌受到苦難流下傷心的淚水,眼淚掉下的地方就長出來康乃馨,因此粉紅康乃馨成為了不朽的母愛的象征。

在希臘神話中,則有許多關于康乃馨的傳說,相傳西臘有一位以編織花冠維生的少女,手藝精巧,深受畫家、詩人的欣賞,卻因為生意興隆,招來同業的妒忌,終致被暗殺。太陽神阿波羅為了紀念這位少女,將她變成秀麗的康乃馨,因此在希臘,有人稱康乃馨為花冠,王冠,推崇其神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