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球莢蒾(拉丁學(xué)名:Viburnum macrocephalum Fort. )是忍冬科,莢蒾屬落葉或半常綠灌木,高可達4米;樹皮灰褐色或灰白色;芽、幼技、葉柄均密被灰白色或黃白色簇狀短毛,后漸變無毛。

木繡球,又名繡球花。因其形態(tài)象繡球,故名。夏季開花,花于枝頂集成聚傘花序,邊緣具白色中性花。花初開帶綠色,后轉(zhuǎn)為白色,具清香。

園藝種,江蘇、浙江、江西和河北等省均見有栽培。模式標本采自上海鳳凰山。

木繡球是一種常見的庭院花卉,傘形花序如雪球累累,簇擁在橢圓形的綠葉中;原產(chǎn)于我國華中和西南,性喜陰濕,怕旱又怕澇。

木繡球不僅能在視覺上傳達出清涼感,更是有著藥理作用。《全國中草藥匯編》就記載“功能主治瘧疾、心熱驚悸、消熱煩躁”等。

木繡球如雪球累累,呈傘形花序簇擁在橢圓形的綠葉中,煞是好看。木繡球的每一片葉子都綠得那么新鮮,似乎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莖和枝干的交叉點開出了高于葉的花,每一朵花是由許多厚厚的小花瓣組成的,看起來可愛極了。

木繡球的花語是美滿,團聚,它圓形的花朵,美麗的姿態(tài)象征著與親人之間斬不斷的聯(lián)系,無論分開多久,都會重新相聚在一起。

喜光,略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較耐寒,宜在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較耐寒,能適應(yīng)一般土壤,好生于濕潤肥沃的地方。長勢旺盛,萌芽力、萌蘗力均強,種子有隔年發(fā)芽習(xí)性。

繡球莢蒾的葉片皮毛較多,一般不易受到病蟲危害,但在梅雨季節(jié)通常需噴些波爾多液防治。

園林用途:最宜孤植于草坪及空曠地,使其四面開展,體現(xiàn)個體美;群植,花開之時有白云翻滾之效,十分壯觀 ;栽于園路兩側(cè),使其拱形枝條形成花廊,人們漫步于花下,頓時使人心曠神怡; 配置于庭中堂前,墻下窗前,也極相宜。

主要價值:

主要用于城市和庭院的綠化樹種,其球花絮如雪球累累,簇擁在橢圓形的綠葉中。聳立在街道兩旁和庭院中構(gòu)成一種美麗的風(fēng)景。

使其拱形花枝形成花廊;植于庭中堂前,墻下窗前,也極適宜,還可作大型花壇的中心樹。是野生木本花卉及珍貴優(yōu)良的園林綠化和觀賞樹種,具有很高的經(jīng)濟和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