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球(拉丁學名:Echinops sphaerocephalus L)為菊科藍刺頭屬植物,分布于東歐、非洲至亞洲,中國約10余種,主產西北至東北。花果期8-9月。

藍刺頭是強健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50厘米,有些似薊,莖和葉背多少被白色綿毛;葉互生,常羽狀齒裂或深裂,齒和裂片有刺;頭狀花序各有1小花;總苞由刺狀外苞片和線形或披針形的內苞片組成,全部花聚合成一稠密、圓球狀的復頭狀花序,下有俯垂而藏于花序底的葉狀苞片;瘦果長形,四棱形或圓柱形,常被長柔毛,頂端有短鱗片多枚。

藍星球適應力強,耐干旱,耐瘠薄,耐寒,喜涼爽氣候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忌炎熱、濕澇,可粗放管理。是一種良好的夏花型宿根花卉。屬于放養型選手,不需費心思打理,對水的渴求度也比鮮花低得多,若是脫水了,也就成為自然的干花了。

在歐洲,已經有部分種類的藍星球作為觀賞植物廣為栽培,少數一年生的種類有一定的藥用價值,還有一些種類可作為蜜源植物,有些種類含有生物堿類物質,對家畜是有毒的。

作為觀賞植物,藍星球其實名為藍刺頭,形態有“單頭型”和“多頭型”兩種,還可制成自然的干燥花。須先將一部分葉片去除,倒吊在通風處,一星期即可完成干燥。雖屬菊科,卻形似薊,一根根霸道的小刺聚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渾身叫囂著生人勿近的頑固圓團,像一只蜷縮的小刺猬,也像一個一觸即炸的火藥球,難怪有著意為“敏銳”的花語。

很難說清藍星球的顏色,有點兒藍,有點兒紫,又泛著些許灰白,怪異得像是來自異世界的生物,充滿了神秘感。

新鮮的藍星球放在家中,給空間增色不少,天然的野性形態也不顯得矯揉做作。

可塑性極強,配上精心選擇的花器,禁欲性冷淡和古典油畫風都能走。還可以做成特別的裝飾,比如燭臺花和玻璃罩。和其他鮮花搭配在一起,也合適得正好。若想送人,直接取一束用好看的帶子扎起,便自帶文藝氣息。做成干花后,也能和鮮花混合,產生不同質感的碰撞。銳利的藍星球,和蓬松厚實的植物是最有愛的搭配,如多肉,如棉花。一方的柔和憨態中和了一方的精明,像是天生互補的一對。

雖然外形算不上夢幻,但藍星球依然是婚禮用花的寵兒。胸花、手捧花,加上這一點兒帶刺的棱角,便變得別出心裁起來。

而花環,在好花網心里最能展示藍星球的美。圓環上綴著幾顆大顆粒的紫色小球,讓整個平面一下子立體了起來。有重點,而不搶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