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而怎么過“老人節”最有意義呢?
世界各地老人節的精彩~哪一個最打動您呢?
1、美國“祖父祖母節”
1978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簽署了一項提案,將每年的9月份美國勞動節后的第一個星期天,定為美國的“祖父祖母節”,這天全美各地都要舉辦敬老活動,實際上也成為美國的敬老日。
2、日本“敬老日”
9月15日是日本法定的老人節,被叫作“敬老日”。從2003年起,日本將這一天定為老人節,稱為“敬老日”通常來說,在日本的社區里,會舉辦與老年人有關的文化活動或者運動會。在一些小學,孩子們畫畫或者制作簡單的手工藝品,獻給自己的祖父母或者是住在療養院里的老人。
3、中國“重陽節”
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重陽節又稱登高節、茱萸節、重九節、老年(人)節。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各國的老人節分布
秋天是一年收獲的季節,七彩斑斕,景美人少,是一年中最美的旅行季。秋天的美在深沉、美在遼闊、美在秋高氣爽、美在重陽佳節。登高遠眺,遍地金黃。年年歲歲重陽日,歲歲年年人不同。
農歷九月九日,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老人節,新加坡也不例外。有趣的是,各國的老人節分布在一年的12個月中,因此有人說,每個月都是老人的節日。
伊朗的老人節是1月7日,是新的一年中最早的老人節。
新加坡的老人節是2月2日。
英國的老人節是3月5日;埃及的老人節則是3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
印度的老人節是4月7日。
泰國的老人節是5月5日;朝鮮是5月6日;韓國則是5月8日。
加拿大的老人節是6月21日,也稱“笑節”。
越南的老人節是8月8日。
美國的老人節是9月勞動節后的第一個星期日,又稱“祖父祖母節”。
日本的老人節在9月15日,又稱“敬老日”。
中國的老人節是農歷9月9日重陽節。2016年中國的老人節是公歷10月9日。
智利的老人節是10月15日;法國則是10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
比利時的老人節最長,從11月9日到16日,一共8天;匈牙利是11月11日。
俄羅斯的老人節排在最后,是12月7日。
老人節,你不知道的事兒
最傳統|中國:從重陽節到敬老節——繼承與發展
“九日重陽數,三秋萬實成”。今天,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也是我國法定的第四個“老年節”。
截至2015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22億,其中,可能就有你我白發蒼蒼的父母或爺爺奶奶姥姥姥爺。
世上最美好的事情,莫過于你養我長大,我陪你慢慢變老。
重陽節自古有之,淵源流長。據資料介紹,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說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確定為民間節日。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又賦予了重陽節以新的文化內涵。
1989年,我國將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定為“敬老節”,并在全國各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大力倡導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風尚。
2013年7月1日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更是明確規定,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為全國法定的“老年節”。
這個現代的敬老節,可以說是“傳統的發明”,但這種“發明”并非憑空而造。
“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托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從“重陽節”到“敬老節”,其文化意義沒有與傳統斷裂,反而是一種繼承與發展。
最歡樂|加拿大“笑節”——這一天,笑的最多的就是老人
加拿大老人節很有意思,被稱為“笑節”,因為每逢這一天,子女送給老人的禮物并非什么珍貴的紀念品,而是幽默和歡笑。
在加拿大人心目中,這是送給老人最好的節日禮物。
加拿大的“笑節”是每年夏季日照最長的一天,有的地方定在6月21日,有的則選6月22日。
這一天喜劇明星也會在老人院舉行義演;年輕人陪老年人參加游覽;電視臺專門推出一檔為老人助笑的節目。
到了晚間,子女放下個人的私事,與父母聚集一堂,共享天倫之樂。
最運動|希臘尊老節——擇吉日為老人準備節目與活動
希臘的“尊老節”也像我國的重陽節一樣,在每年的金秋時節。在克里特島,每年秋季都要選擇“吉日”舉行“老人節”。
這一天,公眾都拿出節目向老人們致意、祝福,不少老年人也興致勃勃地登臺亮亮相,與年輕人同臺演出。
同時,還組織老年人開展各適合老年人特點的體育活動,特別是老年人賽跑最受人們歡迎,賽跑的老年人分成70年齡組、80年齡組、90年齡組、90以上年齡組。
發令槍響,老人們一同向終點跑去。
不論速度多慢,都沒人中途退出。有的老年夫妻則是相互攙扶跑到終點。
最堅持|美國祖父母節——四處游說由有40個孫子的祖母倡議
美國的老人節也叫“祖父祖母節”。1978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簽署了一項法案,將每年9月份美國勞動節后的第一個星期日,定為美國的祖父祖母節,這天全美各地都要舉辦敬老活動,成為美國的老人節。
美國“祖父祖母節”的由來源于一位有15個孩子、40個孫子、8個曾孫子的母親——瑪利蓮·麥科德,她是美國“祖父祖母節”的倡議者和奠基人。從1968年開始,瑪利蓮就開始為建立一個美國祖父母節日而四處游說。十年之后,卡特總統簽署了通過立法的國家祖父祖母節。自此,美國有了自己的祖父祖母節。
這一天,兒女們都要趕回家為老人祝賀。許多社區也為老人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美國人愛旅游,這一天,許多老人結伴外出心情歡樂。
最實在|日本敬老節——為表敬意關注老年人福利
日本敬老節是每年9月第三個星期一,2016年日本敬老節是2016年9月19日。
日本的敬老節是二戰之后日本政府為鼓勵尊老而規定的,但從民族感情方面來說,卻可以追溯很遠。
相傳日本以前有一個叫宮崎的小國,不尊重老人,人一過六十歲就要被送到山上去“天葬”。有一家祖孫二人相依為命,祖父到了60歲,孫子不忍心送他去“天葬”,就將他藏在小閣樓里。
后來鄰國來犯,拿出兩只海蝦要國王分辨雌雄,分辨正確即可退兵,而分辨錯誤便要踏平該國。正當舉國上下無人能分辨時,那個男孩卻幫忙解決了難題,智退了敵兵。而國王知道是他祖父所教之后深受震動,便下令不僅取消天葬陋俗,而且要尊重老人。日本的敬老節便由此而來。
在敬老節這一天,日本多地都會進行集會慶祝,人們向老人贈送紀念品,還贈送鮮花,點心,酒水等,這一天還要發表“全國百歲以上老人順序名單”,日本政府還會向70歲以上的老人們頒發敬老金。
這天還被規定為法定節假日,甚至連股市也暫休,所以兒女們再也找不著“繁忙”的借口,齊齊帶著孩子返回家中陪伴老人,獻上一片心意。
最偶然|波蘭祖父祖母節——偶然提議得到全社會的響應
波蘭的敬老節同樣稱為“祖父祖母節”,但他包括兩個節日:祖母節為1月21日,祖父節為1月22日,其起源是在1964年,當時由波滋市一家報紙提出,最初是帶有開玩笑的成份,但由于該報在全國發行量很大,不想得到全社會的響應,最終真的成為一個節日。
每年的1月21日、22日,幼兒園和小學的小朋友都會邀請自己的祖父母來到幼兒園或是學校,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精心準備的可愛小禮物送給他們,向他們致以節日的祝福。
同時,年輕的父母也會在這兩天把小孩交給祖父母來照顧,以增進祖孫之間的感情及互動。
國際老人節——“小時候你抱著我,長大了讓我抱著你。”
老年人是世界上人口增長最快的群體,目前每十人中就有一名年齡在六十歲以上的老人。
1991年,聯合國通過了一項決議,將每年的10月1日定為“國際老人節”。
日前,網上流傳一張讓不少網友直呼“戳淚點”的照片,照片拍攝于10月4日,地點是南京中山陵。據目擊者介紹,當時,人超級多,一名大哥,一把抱起自己白發老爹,好像抱著自己的孩子,而那個老爺爺也真的像孩子一樣笑嘻嘻被兒子抱在胸前。
“小時候你抱著我,長大了讓我抱著你。”無數網友深受感染。
“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多么痛的領悟!努力抽出時間多陪伴他們,多與他們一起聊聊天,多陪他們逛逛超市。這些簡單的陪伴,可能是老人晚年幸福的源泉。